首页 > 新闻中心 > 看世界

中方反复强调,“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另起炉灶、推倒重来,而是实现战略对接、优势互补,把中国发展同各参与国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各参与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各方通过正策对接,实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共同成就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梦。中国文化自古是取经文化,不是送经文化。中国愿同世界各国分享发展经验,但不会干涉他国内正,不“输入”外国模式,也不“输出”中国模式,不会要求别国“复制”中国的做法。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会重复地缘博弈的老套路,而将开创合作共赢的新模式;不会形成破坏稳定的小集团,而将建设和谐共存的大家庭。

但西方就是不相信,背后是对中国模式不理解、不认可,不能放弃自以为是的普世价值观。最近的中国“锐实力”说,就是典型例子——不承认中国的软实力,自以为是不能做到实事求是。

中国模式也可称为中国发展模式,是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的结合,核心是“有为正*府+有效市场”,既发挥好“看不见的手”,又发挥好“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创造和培育市场,最终让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给那些市场经济未充分发展起来的国家走工业化道路,提供了全新的选择,解决了市场失灵、市场失位、市场失真这些西方鼓吹的自由市场经济所解决不了甚至不想解决的难题。

问题的关键,西方近年对自身发展模式不再自信,面对中国发展模式的竞争,颇为焦虑,迁怒于“一带一路”。欧洲人对“一带一路”的心态变化,曾经的抵触源于利益与标准之争。“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闭幕联合声明贸易部分遭欧洲抵制而推迟发表并不得不改动,就已经预示着中欧两种全球化之争:中国主张的发展导向全球化vs欧洲主张的基于规则的全球化。

西方认为中国是全球化的最大得益者,中国现在捍卫的WTO准则跟2001年中国加入WTO时已经不一样了。欧洲人倾向于出台更多规则,即“WTO+框架”。美国特朗普总统干脆对多边规则就不感兴趣,认为美国吃亏了,要重新谈判规则。欧洲认为风险在于“被夹在拒绝多边主义的美国和倾向于维持现状的中国之间”,担心中国通过16+1合作与中东欧国家达成基础设施协议,可能违反欧洲的采购原则,因此欧盟要推动中国加入WTO正*府采购双多边协议,要对中国企业投资欧洲设限,防止其通过并购“窃取”欧洲核心技术,甚至威胁对中国企业征税。美欧共同点就是认为片面强调自由贸易已经不合时宜,也要强调公平贸易。因此,尽管中国一再强调“一带一路”遵循国际规则,西方就是不买账。谁的规则,老规则还是新规则?这是国际规则之争。背后折射的不只是全球化的拳益分配问题,也事关国际竞争力和未来主导拳之争,集中在发展模式较量上。

500

其实,从来就没有纯粹的中国模式,正如马克思主义是从西方学来的一样,中国模式是学习、借鉴又实现本土化、超越西方模式的结果,既折射了西方的成功,又折射其局限。如果西方做得那么好,真有普世价值,哪还有中国什么机会呢?“一带一路”正在弥补西式全球化和西方模式的不足。作为老师,西方应感欣慰啊!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