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此,中国可能会成为朝鲜的最大投资国。而且朝鲜起飞的速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速度——
今天,中国正处在经济换挡期,低端制造业开始外迁至东南亚、中东和非洲,不过这些地方的优势远不如朝鲜。东南亚部分地区底层存在排华情绪,非洲的劳动人口素质较差,此外还有各种劳工自由结社、罢工、环境污染诉求,导致迁移过去的工厂有时步履艰难。
朝鲜成年人识字率100%,劳动人口素质较优质,又长期习惯于服从指令,管理上应较为容易,历史上还与中国情谊深厚,还有比朝鲜更好的选择吗?
只要朝鲜接轨国际市场规则,就有很大的可能性赶上这波国际产业转移的第五次浪潮。顺着这条路径,未来十年里朝鲜有望实现快速起飞。
04
是该腾飞的时候了
出口导向型经济的路子,朝鲜可能会走得比较长。只有经济恢复弹性、国库充盈之后,朝鲜才会走到进口代替战略阶段,用各类贸易壁垒,保护本土较为弱小的战略产业,扶持其发展壮大,最终代替进口产品。比如家用电器、汽车等。
不过一步实在是太遥远了,不可想象。
因为这本身要求内部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有千千万万的独立经济人。但在计划经济的朝鲜,承认私企地位、允许私企发展的阻力非常大。
这种转轨涉及到意识形态的巨大变化,没有足够的威望推动不了。新任接班人经过一番正治调整之后是站稳了脚根,但其中涉及到的巨大风险,非邓小平式的乾坤定力难以承担。
不管怎么说,朝鲜只要愿意改革开放,这个国家还是充满了无限可能。高效率的体制安排、巨大的动员能力、10万亿美元的矿产资源、优质劳动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