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于海明年仅17岁的儿子突然查出患上了淋巴癌,到目前为止还在治疗,为了给儿子凑治疗费,他还在网上做过募捐,最后的募捐额是4万多元。同时,去年11月,于海明的父亲查出脊髓炎,不到2个月就去世了。
看起来,同样来自贫穷山区的于海明,过的是另一种极其普通的打工生活。和刘海龙在合丰村不甚清晰却无处不在的形象相比,除了日常相处的同事,很难找到人勾画出关于于海明的只言片语。根据人方统计,2017年昆山共有83万外来人口,而于海明只是这83万人中最普通的一员。
如果不是那天晚上刘海龙强行变道,他们两人还会继续在同一栋大楼里继续过着各自平行,却不会相交的异乡人生。
“都是可怜人,在这里讨点生活不容易。”这是在众多采访中,我唯一听到的当地人对双方都表达了同情的声音。这个声音来自刘海龙典当行旁边的旅馆老板娘,这家旅馆刚刚开业3个月,老板娘是稀少的合丰村本地人。
(文中李彤 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