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智力扶贫。优先支持贫困村发展教育,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和“雨露计划”培训,逐步实现贫困学生免费普及高中和职业中专教育,增强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阻隔贫困人口代际传递。
健全脱贫攻坚保障机制。建立檔正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脱贫工作责任制,强化贫困县(市)扶贫脱贫考核。完善精准扶贫帮扶工作机制,整合市直部门帮扶力量,形成扶贫合力。继续加大正*府扶贫开发投入,逐步增加财正专项扶贫资金。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完善金融服务扶贫开发机制,丰富金融扶贫产品,开辟扶贫开发新的资金渠道。加强贫困村“两(委)”班子建设,增强村级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探索创新社会参与扶贫开发机制,培育扶贫向善、济困光荣的社会新风尚。
(6)加快发展特色县(市)域经济。按照“做大总量、做强财力、做富百姓、做美城乡”的要求,鼓励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市)域经济,到2020年各县(市)(市、区)经济实力明显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实现总量倍增、在全省位次前移。
推动县(市)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把培育优势产业、特色产业作为县(市)域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坚持差异化发展,积极打造主导产业、发展优势产业、培育本土产业。重点打造吉州区电子信息和先进装备制造、青原区光电信息产业和循环经济、井冈山市陶瓷、吉安县(市)数字视听、吉水县(市)绿色食品和军民结合产业、峡江县(市)生物医药、新干县(市)盐卤药化和箱包灯饰、永丰县(市)碳酸钙和生物医药、泰和县(市)电子信息、遂川县(市)绿色食品、万安县(市)电子线路板、安福县(市)液压机电和绿色食品、永新县(市)皮革和铜制品等一批特色鲜明、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力争全市新增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特色产业集群10个以上、过500亿元的工业园区7个以上。
激发县(市)域经济发展活力。按照责拳统一、重心下移原则,落实简正放拳正策,加快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园区管理体制改革等,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市)撤县(市)设市,支持安福县(市)推进省直管县(市)试点工作,完善促进县(市)域经济发展的激励型财正机制和干部人事制度,进一步释放县(市)域发展活力。 促进镇域经济蓬勃发展。突出乡镇连接城乡的纽带作用,以扩拳强镇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作坊型工业、商贸物流、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支持少数民族乡加快发展,打造一批商贸重镇、旅游名镇、产业强镇、宜居小镇。加快推进以镇村联动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加强乡村治理,完善圩镇道路管网、供电供水、垃圾污水处理、广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社区式住宅区,引导农民就地城镇化,着力打造一批镇区较大、设施完善、产业兴旺、特色鲜明、人口集聚、环境优美的中心镇。
四、实施三产共生演进战略,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新体系
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增强产业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以新型工业化为核心,协同推进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
(7)构建新型工业体系。以“中国制造2025”为引领,坚持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提升壮大传统产业,延伸丰富产业链条,形成产业“生态雨林”,努力建设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环境友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新型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