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障人士是备受关注的特殊群体。目前,我市残疾人约33.8万人,约占总人口的6.33%。近年来,市.(委)、市正*府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正策。
全市各级残疾人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13个县(市)(市、区)规范了县(市)级残联机构,全市227个乡镇、街道成立了残联,实现了乡镇(街道)残联“有牌子、有专职人员、有服务载体、有联系网络”。1717个村(社区)成立了残协,基本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市)、乡、村四级残疾人组.织结构,建立正*府、社会与残疾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全市残疾人工作者编制数达到90人,残疾人公益性岗位463人,各级残疾人组.织力量的加强,县(市)级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成立并成为全市残疾人康复的孵化基地。
开展康复助残 让关爱更贴心
全市累计有4.65万残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在相关部门的协助下,市残联为3.2万名残疾人进行了康复医疗服务,为0.88万名残疾人开展了功能训练,为1.53万名残疾人发放了辅助器具,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4983人,假肢安装672条。开展抢救性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康复救助脑瘫儿童609人、听力儿童175人、矫治手术儿童136人,智力儿童575人,孤独症儿童77人,人工耳蜗植入儿童75人。2017年,吉安市被省残联确定为全省残疾人精准康复试点设区市,青原区被确定为试点县(市)(区),万安县(市)芙蓉镇城南社区、吉州区平安里社区、吉水县(市)文峰镇文江社区、永新县(市)禾川镇二机居(委)会、泰和县(市)垦殖场印霞江社区被确定为全省精神障碍者社区康复示范点。
保障教育就业 让帮扶落实处
市残联实施了“通向明天——交通银行残疾青少年助学计划”“贫困残疾大学生资助”等助学项目,资助新入学残疾大学生172人,补助残疾高中生77人。落实彩票公益金助学项目252人。同时,全面贯彻残疾人劳动就业的方针,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安排残疾人就业,举办各种残疾人就业培训班,培训残疾人1.3万人次,为5819余名城镇残疾人创造了就业岗位,农村残疾人从事劳动生产及其他形式就业人数2.67万人。扶持了3家省级、12家市级阳光助残创业就业示范基地,安置残疾人就业。2017年举办了首届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促进残疾人培训和就业,许多残疾人通过劳动就业,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
发展文化体育 让生活更美好
积极发展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在各大残疾人与体育赛事中成绩斐然。仅在2017年,我市选手钟会敏就获得第八届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女子F11级标枪金牌(破世锦赛纪录)、全国残疾人田径锦标赛T11级标枪和T11级跳远2枚金牌、第五届中国残疾人田径公开赛暨IPC田径大奖赛北京站F11级标枪金牌;我市艺术家曾发进、刘洪键的作品在中国盲文图书馆残疾人美术馆展出。2016年全国特奥乒乓球比赛中,我市4名残疾人运动员获得3枚金牌、2枚银牌。2015年的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上,我市选手共取得了2枚金牌、2枚银牌、2枚铜牌、4个第四名的好成绩;第八届亚洲锦标赛中,我市特校团队获亚洲跳绳锦标赛获团体表演赛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