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标准化、管理网格化、功能规范化、服务便民化、人才专业化、保障多元化,这是一个标准。
正因有了这“六化”,我市不断推动社区治理创新,可谓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全市13个县(市)(市、区)的148个城市(城关镇)社区基本创建示范社区达标,其中50%的社区被市.(委)、市正*府命名授牌“人文社区温馨家园”。
那么,这项工作是如何扎实开展的?近日,记者在采访发现,“创新”二字是内生动力,也是这不俗成绩的不竭源泉。
高位推动成常态夯实基础要全面
早在2013年8月,在吉州区试点推行“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活动取得成功经验基础上,我市召开全市社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全面推开“人文社区温馨家园”创建工作。市、县(市)(区)两级成立了带领小组,把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有关事项列入了对各县(市)(市、区)正*府民生工程考核内容。
全面夯实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基础。我市出台一系列正策文件;根据每类社区的不同实际配备工作人员;每年采取外派培训、(委)托大专院校、专业机构培训,跟班学习的社区工作人员超过120多人次。目前,全市取得社工专业资格证人数达到380多人,占全省总人数的15.2%,位居全省第二。
开展社区共驻共建是我市助推社区建设的传统做法,在前两轮每轮3年的基础上,2013年10月,我市启动了第三轮社区共建帮扶活动,至少安排2个以上市、县(市)(区)直单位与1个社区结对帮扶,帮扶单位每年支持所帮扶社区不低于5万元,单位干部职工还要到社区注册义工、开展志愿活动等。
平台建设是基础“三个规范”需坚持
城乡社区治理工作,平台建设是基础。我市规定每个社区管辖1000到3000户,管理和服务用房面积不少于300平方米,设置“五室一厅”,统一悬挂“中国社区”标识,还要有一定面积的室外活动场所。近两年,全市筹集各类资金近亿元用于新建和改建社区管理和服务用房,新增社区管理和服务用房面积达3万余平方米。
在社区设置了社区服务、文化活动、全民健身活动、卫生服务、就业创业服务、居家养老助残服务、托幼早教、平安联创“八大中心”,从而逐步实现社区居民就医、托幼、养老、购物、休闲、健身、救助、矛盾调处“八个不出社区”。同时,大力实施小街小巷综合改造和无物业管理小区综合改造“两大工程”,改善社区居民生活环境。
我市提出用3年时间,从2014年开始,采取“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分期分批建设的方式,全面完成全市所有城市(城关镇)社区以“基础标准化、管理网格化、功能规范化、服务便民化、人才专业化、保障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示范社区创建,形成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