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郁寡欢的胞妹瑞莲
蒋介石的大妹瑞莲从小未受学校教育,长大后也未出任公职,是个典型的家庭妇女。瑞莲17岁那年,嫁给青梅竹马的玉泰盐铺的学徒竺芝珊。蒋介石对这位胞妹很有感情,蒋当时在日本,不远千里回家为妹妹操办婚礼。瑞莲婚后生活并不如意。丈夫竺芝珊受蒋介石提携,先后担任筹饷(委)员、苏州税务局长、中国农民银行常务董事等职。随着地位提升,其便在外纳妾,冷落瑞莲。瑞莲虽向兄长反映,但蒋介石因自己也是如此,对妹夫只能听之任之,不便多管。
蒋介石原配毛福梅(中)
瑞莲只好自认命苦,内心郁郁寡欢,与其嫂毛福梅一道皈依佛门,惺惺相惜,闭门诵经排遣岁月。毛福梅在溪口造了一座摩诃殿,蒋瑞莲则在后竺造了一座法昌寺,把大部分时间消磨在香烟缭绕之中。1937年10月,瑞莲去世,年仅47岁,葬在法昌寺后面。毛福梅死后遗体埋在摩诃殿前侧,姑嫂命运何其相似。竺芝珊后来跟随蒋氏父子去了台湾,1971年客死他乡。
早夭的胞弟瑞青以及胞妹瑞菊
蒋介石的小妹瑞菊生下数月,即染病夭折。胞弟瑞青(1894-1898)也早亡,蒋介石对这位幼弟赞扬备至,说他天赋殊姿,兄辈均莫能及。1919年,蒋介石亲撰的《哭亡弟瑞青文》中具体描绘了瑞青的聪颖与可爱。蒋介石在南征北战中时常感慨身边无亲兄弟帮忙,其兄不堪大用,使他更加怀念聪慧的弟弟。
蒋介石(左)与蒋母(右)
蒋母对幼子也十分钟爱,死后为他物色冥配。恰好溪口街上一南货店老板幼苗夭亡,于是门当户对,结为阴亲。王采玉又命蒋介石将长子经国出继给瑞青为子。当地一般风俗长子不出继,可见王氏对瑞青的特殊厚爱。1918年重修蒋氏宗谱,蒋介石在《自述小史》中写道:名经国为建丰,出继于青(即瑞青),名纬国为建镐,以承吾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