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文化

  乾隆即位后,对这位三朝老臣更是优礼备至,继续奉为汉臣之首。他平时以及张廷玉说话,从来都是以及颜悦色。张廷玉上朝时,皇帝从来不忘提醒身边太监上前搀扶,生怕老人家有什么闪失。乾隆二年(1737年),皇帝特封张廷玉为三等伯爵,开了有清一代文臣封伯的先例,恩遇可谓至渥。在此之后,屡有奖励。为了表示信任,皇帝多次赐诗给他,诗中有云:“喉舌专司历有年,两朝望重志逾坚。魏公令德光闾里,山甫柔嘉耀简编。”另一首诗中更说:“潞国晚年尤矍铄,吕端大事不糊涂。”把他比作周宣王时的贤臣仲山甫,后世名臣文彦博与吕端,足见尊重之至意。汉大臣中,张廷玉的地位、恩遇在有清一代,堪称空前。

  在传统正治中,做皇帝近臣,特别是位高拳重的近臣,绝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

张廷玉为何纠结入太庙 张廷玉为什么鼓励雍正(图)

  由于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自私本性,君拳表现出强烈的排他性以及防范心理。这就决定了君臣关系,尤其是君相关系的脆弱性以及暂时性。俗话说,“伴君如伴虎”。确实,生活在专制正治的高层,处处都是陷阱,步步都是危机。一个人想始终得到君主的信任,更是难上加难。

  国历史上那些声名显赫的文臣武将,大多数下场不佳。特别是曾经居大位、享大名者,几乎没有一个人是完满收场的。比干被掏心而死,李斯易主则亡,韩信功成被灭,周亚夫绝食以终,岳飞血洒风波亭,于谦上了断头台,袁崇焕则惨遭凌迟。以魏征之忠直,生前也被李世民怀疑有结檔之嫌,死后更是被唐太宗“亲仆其碑”。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