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奢将行,与赵括语。赵括认为,胡阳乃白起所看重的秦军名将,很会用兵,赵军虽然强劲,但无必胜的把握。凭勇而战,秦军也很勇敢,赵军的胜算只有一半。赵奢问赵括有何想法,赵括说,秦军借韩路攻赵,韩国很担心被秦军顺手牵羊。而秦军连年攻韩,虽然迫使韩国成为他的盟国,但韩国反复无常。此次秦军深入韩境,必定要提防韩国的反叛。秦韩两军实际上是互有顾虑。秦军远道攻赵,利在速战。赵军应让秦韩两军相疑,分散秦军对赵国的注意力。如果让秦军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感到恐惧,那么秦军就好战胜了。赵军再示之以在武安设防,给秦军造成赵军要以逸待劳迎击秦军的假象,使秦军的注意力转移,然后再火速突袭,秦军可一举歼灭。于是,赵奢一面派人潜入阏与,告诉守阏与的赵军,国内已派大军来救,一个月内必解阏与之围,务要监守。一面选派军中智勇机变之士,潜入阏与附近,先乔装秦军攻击韩军,又乔装韩军攻击秦军,如此反复,使秦韩两军相疑。秦韩两军本来就毫无信任可言,相互狐疑,经赵军的暗中挑拨,渐起摩擦。赵奢西出邯郸,在武安停止前进,命令士卒修筑防御工事,并传令军中,有以军事谏者死,已绝外人窥视其意。军中有一平原君门客言急救阏与,赵奢立斩,从此军中无人敢言救阏与。胡阳遣人冒充阏与使者求见赵奢,被赵括识破,赵奢假说道路险远不好救。只怕援军未到阏与,而阏与已被秦军所破。到时候,秦军如果出击远道而来的赵国援军,赵军必败,邯郸就很危险了。这可是丢大保小,得不偿失。秦军间谍假意阏与不保,悲痛欲绝,死谏赵奢救阏与。赵奢不许,命人将其扶下。秦军间谍回报胡阳。韩军与秦军的冲突越来越严重,秦军不得不分派兵力防止韩军断其西归之路,而赵国的阏与又迟迟攻不下来,城中的赵军还声言要与韩军夹击秦军,这些麻烦让胡阳应接不暇。胡阳听说赵奢确实是在武安设防拦阻秦军,而不是前来援救阏与,非常高兴,重赏了间谍。为了尽快攻下阏与,胡阳把驻守北山制高点以防备赵国援军的秦军撤了下来,投入到攻取阏与的战斗中,只在北山留下几个了望哨所。赵奢在得知胡阳把北山的秦军撤下来后,立即命令裨将许历火速率领军中善射者夺取北山制高点。许历到北山后,胡阳闻听赵国援军已到,立即援救北山,然而许历先攻下了北山制高点,随即居高临下向胡阳猛射。赵奢领军从后掩杀,阏与的赵军也出城攻击,韩军也出来劫杀败退的秦军。赵军大胜,秦军名将胡阳战死。赵奢救阏与,前后正好用了一个月。
赵惠文王赐赵奢为马服君(马服地在今河北邯郸西北。赵奢的后人中有一支以马为姓),以许历为国尉。赵奢于是与廉颇、蔺相如同位。赵括也因此而被立为嗣子。
赵括喜谈兵学,自己也著书立说,军中门徒众多。赵奢死后,惠文王赐赵括袭封马服君,军中将领皆尊称赵括为马服子(把赵括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作为赵括被称为马服子的解释是错误的)。
惠文王死后,子孝成王即位。齐安平君田单来投,拜为相。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韩上檔(今山西东南部沁水以东地区,含晋城、陵川、高平等地)守将冯亭抵挡不住秦军的进攻,愿把上檔献给赵国。赵国接受了,封冯亭为华阳君,令其继续守上檔。眼看到手的韩上檔归了赵,秦昭王十分恼火。由于强赵的插手,秦军暂时停止了对韩上檔的进攻。
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秦命左庶长王龁再攻韩上檔。赵使廉颇将。廉颇到达赵上檔(今山西榆社、以及顺、长治等地,南与韩上檔相接)时,秦左庶长王龁已攻取韩上檔。于是,廉颇驻军长平(今山西高平市北),与秦军相接。
先前,孝成王在议救上檔将时,蔺相如举荐廉颇。但田单认为,廉颇本为骑将,善于平原野战,不善于在上檔这样的山地环境作战,而且廉颇与秦军交手鲜有胜绩,不如派有在上檔地区作战经验,曾经在阏与大破秦军的赵括为将。孝成王再问蔺相如,蔺相如坚持举荐廉颇,而不用赵括。时值蔺相如在赵国用正。
秦军占有韩上檔后,王龁坚壁营垒,治军严整,避免与赵军冲突。廉颇治军不严,将士争功。四月,裨将茄见秦军安静,以为秦军畏赵,便攻击秦军哨兵。秦军奋力反击,杀死茄,引来廉颇大举攻秦,长平之战爆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