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文化

中巴年轻人用乌尔都语和汉语说“中巴友谊万岁”。 截自网络视频

南都记者辗转找到快闪发起人阿姆扎德,这名26岁的巴基斯坦留学生在北京语言大学生活了6年,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是同学们眼中的“中国通”。

阿姆扎德昨天对南都记者说,很多老师、同学还有使馆人员都看到了短片,说很喜欢,甚至在巴基斯坦的朋友也看到了,专门给他打电话。他希望两国年轻人今后能有更多机会到对方国家去,增进了解,传承友谊。

南都:你为什么来中国留学?

阿姆扎德:我们小时候的课文里有一篇专门讲中国,描述中国人的样子,那时我觉得中文是特别神奇的语言。高中毕业后,我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到巴基斯坦国立现代语言大学学中文。课上,我的一个老师说,如果你们想要了解中国文化,就要和汉字交朋友,交了朋友就和中国离得近了。我觉得要把中文学彻底,得了奖学金,所以有机会来留学,在北京语言大学待了六年,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也是我最美好的一段时光。

南都:你去过中国哪些地方?

阿姆扎德:古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去过中国很多地方,新疆、青海、甘肃、西藏、湖北、河南、山西、江苏、上海、山东、天津等等,不仅能学到语言,还可以了解当地文化。遇到的人都很热情,一些了解巴基斯坦的人会和我说,中巴是老朋友,特别好的关系。同样,无论哪个中国朋友去巴基斯坦,那边的朋友也会热烈欢迎。

南都:短片提到,你在中国有很多“铁哥们”,中巴文化习俗有不小的差异,会给你们交往带来问题吗?

阿姆扎德:我们有很多相同,也有很多不同。中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都知道巴基斯坦,但年轻中国朋友像一些90后,都不知道巴基斯坦在哪里,可能是教育的问题。两国年轻人应该为友谊努力,更多了解对方,其实了解了以后,中国年轻人对巴基斯坦也很感兴趣。

南都:你觉得中巴之间特殊的友谊能否延续和传承下去?

阿姆扎德:以前祖辈该做的都做了,现在轮到年轻人了,希望中国年轻人更多了解我们这个国家,了解两国“铁哥们”的关系,没有哪两个国家友谊这么长,如果不了解,有可能会失去这么好的友谊。我也希望给更多巴基斯坦年轻人和我一样的机会,让巴基斯坦懂中文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将来巴中有更多机会的话,中国也应该多一些人学习乌尔都语。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