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安生下了儿子。丈夫虽是个体力工人,但从没干过农活,靠着微薄的工分收入,一个人顶起了一家三口的生计,为了妻儿,他拼死拼活地把别的知青从来不做的很苦很累的活都揽下了,那份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之安与丈夫共同挣扎在食不果腹的残酷现实中。爱情不再浪漫,在穷困中长大的之安是多么想摆脱这像咒语般死缠着她的艰辛日子,而且孩子是无辜的,之安不忍心让他跟着他们一起受苦。因此之安一年里倒有多一半的时间赖在厦门的娘家。几年后,之安千方百计地办了病退回城,而丈夫则独自留在闽西拼凑着妻儿的口粮。
之安的娘家很穷,人说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而她带着孩子名不正言不顺地寄居娘家。娘家原已十分简陋和贫困,如今又无端多出了之安母子的两张嘴,其他人带来的逼迫感和那份尴尬令之安深感难堪。后来又开始有男人追求之安了。丈夫偶尔回厦门探家,他们租不起房子,夫妻两人挤住在之安的娘家,感情却已淡如咫尺天涯,之安更觉得自己与丈夫晚上在一起时就像偷情似的,平添一份令人心焦的难堪……
后来之安的丈夫只好回了他的家,那个曾经让他为了爱情毅然舍弃的东方大都市。他们过起了两地分居的生活,之安很心烦,孩子小不懂事,时常哭着要爸爸。在远离千里外的江南,心情不好的丈夫开始了酗酒,后来年轻气盛的他因酒后闹事被刑拘。之安最终离开了他。 为摆脱贫困她选择二次婚姻
后来之安和人谈起了恋爱,他们同样爱得形影难离,死去活来,那男人信誓旦旦许诺会娶之安为妻。可三年后未等正式结婚,那男人就抛弃了之安。他说不想一结婚就做孩子的爸爸,更不想成为旁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经过离婚和失恋,之安又回到了起点,不过此时她已经是个小学生的母亲了,她开始知道她必须负起责任,她学会做手工养活自己和孩子。同时她也更明确地感觉娘家人对他们母子的讨嫌。经济诘据的她开始想到只有结婚她才有可能搬离娘家这破烂不堪的鸽子笼。
偶然的机会,她认识了一个年纪大到可以当她父亲的单身男人,他虽不特别富有,但父亲给他留下了一套很漂亮的大房子。贫困中长大的之安心醉了,她还从来没有见过这样舒适的生活环境。他们很快地又谈婚论嫁了。之安带着儿子平静地过起了衣食无忧的小日子,之安第一次很享受地可以不再为口中餐奔波了。
第三次她爱上了小叔子
几年后,之安丈夫同父异母的弟弟回厦门探家。他是一个集团的老总,是有身份的人。之安对他一见如故,他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之安觉得自己找到了第二次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