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迪”妈的讲解来了:如图所示——
第一阶段:开始阶段时最艰难,连哄带蒙,好在他听道理,虽然不情愿,不过很配合。课后,通过对比训练,考试成绩好了,上课老师提问经常举手并得到表扬,学习就有了激情和主动性。
第二阶段:不可能一下子像大人一样记,先要求他标注在讲义上,和老师私下沟通,要求孩子重点部分照黑板板书抄在本上。课后,通过对比训练,知道怎么记就更好了,学着改善标注内容。
第三阶段:课上老师讲的自己听不明白的小点问题,把老师话照抄上,作标注;完全听不明白的大点问题,把老师板书抄上。课后,通过讲题,妈妈发现标注或笔记不清地方,商量解决办法,让其有成就感。
第四阶段:逐步明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道理,主动琢磨记录笔记,提练要点记录,同时通过作业问题补充笔记,许多笔记使其加快了问题理解,有了甜头,逐步形成习惯。
有没有一丝丝佩服“安迪”妈的感觉,真的条理清晰到吓人。(小编感觉到了“拼娘”时代的到来)
4/笔记到底是有多重要?怎么就如此不能放过“笔记”这件事?
教育界“安迪”是这么想的,她觉得小时候给孩子讲“笔记要清楚”过于概念化,所以她从感观上想让孩子知道,好笔记应该是个什么样子;然后呢,老师讲解数学题的解题思路方法和成*人用结论性定理解题思路完全不同,如果记录不清回家是无法复习的;还有一点很重要:小学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