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流行谚语曰:十个男人九个花,一个不花身体差。话说得很幽默,但后半句话有一点不太正确,因为身体差的男人一样可能会花心,只不过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已。实际情况是,一个身体差到路都走不动的男人,心里也可能激情涌动、幻想联翩。归根到底,应该说十个男人十个花心才对。
花心,是多配偶倾向的通俗的说法。男人的多配偶倾向,首先是由生物学因素决定的。人作为动物的一个种类,繁衍后代、并且让尽可能多的后代活下去,是每一个个体最重要的任务。人类早期生存的环境很艰难,自然灾害、来自其他凶猛动物的威胁、疾病等等,都可能使一个个体及其后代死亡,使该个体的遗传信息永远地消失。为了防止这种“灭绝”,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类的男性个体的遗传基因里就慢慢地设定了一个“程序”,这个“程序”可以自动地使他寻找更多的女性伴侣,更多地繁衍后代,以数量取胜,以数量保证总有一些后代能存活下来。
但人不仅是生物学上的存在,也是社会学意义上的存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一夫一妻制已经成为男女关系的主流。对抗这一主流,至少会给自己带来一些现实的麻烦。即使是那些道德感很弱的男人,在受生物性冲动支配、做出了以数量取胜的事之后,也会在生命中的某些时刻,为自己的行为感到内疚和忧伤。在人性与动物性之间,得与失的取舍,是人类永远的两难处境。
从社会性因素的角度来说,导致男人花心的原因可能是:第一,人类社会目前还处在有阶级的社会,男人的脑海里还残存着一些封建糟粕。他们可能会认为,一个人的阶级地位,是由他所占有的财产的数量决定的,而女人又是个人财产中很重要的一类。占有的财产和女人的数量越多,社会地位就越高,也就越有成就感。真正在意识层面持这样的错误观点的人当然是少数,不过,在潜意识层面有这样的想法的人就可能很多了。对于后者,揭示其潜意识层面的动机,有助于改变他们的“花心”。
我爱上了一个小我十多岁的男生,现在痛苦不堪,想要寻求心理帮助。我本年三十九岁,去年我因工作认识了一个小我十三岁的男生,他很阳光。我们从聊天开始,到后来一起游戏,然后语音,又视频,我们聊得很开心。他开始天天找我,到后来我们每天除了睡觉一有空都在聊。十月份中旬他来这边办事,我们见面了,我以为他见到我本人就不会再喜欢我了,不过他没有,我也很喜欢他,于是很自然就发生了关系。我们一起很开心,逛街,看电影,也许我看上去比较年轻,都说我像三十岁,他二十六。他说要娶我。我有老公有儿子,我要说明一下,在没认识他之前,我就想过和老公离婚,我们两地分居,感情很淡。过年回来相聚很短时间,也总是吵架。但我老公是个好人,他孝顺父母,爱孩子,也没有不良习惯。我知道一定很多人会骂我,这样的老公你还想怎么样。可我是个注重心理感受的人,在这个婚姻里我没有感受到幸福与快乐,只有郁闷。我承认我是个心智还不成熟的人,我常常茫然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不过遇到他之后,我觉得生活都亮了。我们一起了几个月,和那个男生也就见了三次面,我有想过他只是玩玩,他三次坐一千多公里的火车来看我,我们一起我也从没花过钱,他也不富裕。在我看来,这些都是他的真心。后来过年了,我老公从外地回来了,他知道后很难过,我说等我,我离婚。不过半个月后他和我说分手。后来我才知道,我老公回来后,他家里给他找了相亲对象,他就和那个姑娘联系上了,他们聊得很开心。他也回家了,他老家离我所在的城市一百五十公里。他去见了那个姑娘,俩个人很快好上了,他也来见了我,我哭得肝肠寸断,他说我们断了吧。他回去后,我们陆陆续续在微信上还联系。过完年他带着那姑娘去广东了,这一个月时间我瘦了十多斤,我觉得快活不下去了,我真的很喜欢他,和他在一起很开心。我问他和我在一起快乐吗?他说快乐,但我们始终不会在一起。再后来,他把我拉黑了,再发信息不回,打电话不接。我痛苦得想死掉,家里还不知道,我还没有离婚。和老公过年时提了,他说真想离那就离。我也没正式写协议。我现在怎么办?朋友说好好回到家里,好好爱老公和儿子,可我心里都是那个男生,我没有办法爱老公,连夫妻生活都拒绝,我一直知道他是个好人,可是没有那种幸福快乐感觉。都说婚姻之后就是平平淡淡的生活,可我遇到了那个男生,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快乐,这快乐绝不是肉体上的,是心灵上的。现在我要怎么办?一定很多人骂我,我也很挣扎,我现在动不动就想去死,想找心理医生,不过本市根本没有。
第二,有数量众多的配偶,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有较强的个人魅力。这是每个男人都需要的东西。特别是对那些不太有自信的男人,征服更多的女人,是他们获得更多自我肯定的重要手段。不过,这是一条危险的路,一个人如果不能自已肯定自己,而只能靠外界证据来肯定自己,那永远都达不到目的。其结果经常会是更大的自我迷失。
从心理角度来说,一个成年男人的整个心理结构中,也包含着一些儿童期的心理特征。俄罗斯的一种玩具套娃,很形象的展示了这种套叠的结构。套娃是一个中空的娃娃里有一个小娃娃,小娃娃里又有一个更小的娃娃。我见过的最好的套娃,是由十五个一个比一个小的娃娃组成的。举例来说,一个三十岁的男人,他可能分别有二十岁、十岁、七岁、三岁、一岁、半岁、一个月的男孩的心理,这些不同的心理存在在一个人身上,并且都可能支配他的言行。哪一个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占优势,他就会显得像哪一个年龄阶段的人,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不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