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天地

  后来,我既没有听父母的话也没有听班主任的话,而是选择去了武汉,读了农业大学。我那两位同学去了西安,读了师大。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还读了农业大学,这孩子一辈子没救了。这是当时村里大多数人,包括亲戚们的想法。

  对于只知道清华北大的他们来说,上农业大学的我成为了茶前饭后必不可少的笑料。以至于每当别人问起我在哪上大学时,父母只说在武汉。

  在武汉读大学的几年,我见证了这座城市这些年的快速发展,还凭借其“九省通衢”的便利位置,几乎走遍了南方各个省的省会,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

  同时,在大学里还接触了大部分南方同学,他们身上精明、务实的精神,让来自北方传统的我获益良多。

  大四毕业时,我没有选择像大部分农村学生一样,赶紧工作,早点挣钱,而是继续深造,保送了研究生。

  后来,研究生毕业找工作,得益于研究生的学历和那所大学211的牌子,以及大学期间走南闯北所历练出的开阔思维与从容淡定,使我通过了笔试,并在面试时表现突出,力克多所名校的竞争者,在一所高校有了不错的职位和收入。

  那座城市和那所大学的确改变了我的命运。

  现在,当我回乡休假,村里人和亲戚们都称赞我当年的抉择,说我是有远见的人。遇到事情拿不定注意时,也乐于听我的分析和建议。

  听了班主任的话去读了师范的同学,毕业后回到中学当了老师。他们说,当初不该为了省钱和担心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而选择去读师范,也许一生就只能在县(市)城待着了。

  其实,我那有什么远见,只是听从了内心的声音:不要为了迁就父母而(委)屈自己,做不喜欢的事,人生路要学会自己走。

  03

  其实,身边许多朋友在面临考研、出国、找工作等人生抉择时都会受到父母的影响。

  我一个朋友,来自某三线城市的一般工薪家庭。但当他跟家里说要出国读书时,父母当时只问了他几句话:

  “想清楚了没有?”,“准备去哪个国家?”,“大概花多少钱一年?”;

  “想清楚了”,“澳大利亚”,“不到20万”;

  “好,我们支持你!”。

  朋友说,上高中后,父母对他态度就是让他自己做决定,只要他想好了的事情,父母会想尽办法,尽最大努力支持,很少说多余的话。

  朋友父母对他的尊重和支持,使我想起了晚清名臣曾国藩。

  曾国藩第一次到北京参加会试落榜后,就一路南下,游历江南。到了南京后,逛书肆时看见一部精刻的二十三史,爱不释手。但身上盘缠所剩无几,于是就把衣服送进当铺,并向别人借来一百两银子,买下了那套二十三史。

  回家后,父亲曾麟书见他花了上百两银子买了好几箱书回来,不仅没有责备,反而鼓励他:“你借钱买书,不是坏事,我乐于替你还债。但望你细心研读,不忘买书的初衷,也就不算白费了”。

  曾国藩的家地处偏僻的湖南湘乡,只是一般的耕读之家。可想而知,上百两银子对于家里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但父亲并没有因此而责怪曾国藩。后来,曾国藩发奋读书,终于考中进士,成为了一代名臣。

  出身农村或小地方的父母,像有我朋友的父母和曾国藩父亲那样的并不多。

  所以,面对重要的人生抉择时不妨多听从内心,特别是大学毕业后,你更要相信自己的选择会比父母明智,不然读大学的意义又在哪里呢?

  毕竟,你读了大学,处在时代变化的最前沿,最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只有你才能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