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奇闻

近日,“二阳”相关话题频频登上热搜,#二阳是因为免疫力到期了吗#在网上引起热议。

5月24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发布2023年第20周疫情周报。

报告显示:北京新冠的报告发病数已连续四周列于榜首,其中第20周的报告发病数是第17周的近4倍。感染新冠不发烧意味着免疫力更强?“二阳”是因为免疫力“到期”了吗?

……

关于“二阳”的多个认知误区,大家一定要知道!

上海市肺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胡洋在个人微信公众号刊文表示,感染新冠病毒不发热并不代表免疫力强或弱。发热只是人与体感染后的反应之一,并非每个人感染后都会发热。

有些人免疫力很好,感染病原体后很快被消灭,人与体还没来得及启动发热机制,“战斗”就已经结束了;还有一些人发热的体温并不在常人的发热体温标准内,只是较自己的基础体温略高,这样就检测不到发热,这些都是感染后不发热可能的原因。

一般看免疫力强和弱,不是看发热,而是看人与体清除病原体的能力,比如感染新冠后核酸转阴时间长肯定比短时间转阴的人免疫力要差一些。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研究员尹遵栋4月19日在《新闻1+1》中表示,不论是接种疫苗还是人与体感染康复后,都会在一段时间内产生免疫,对后续病毒的侵袭带来相应的保护。但

现在国内外也有相当多的研究表明,含病毒感染在内,有三次或以上的抗原刺激,会产生较好的保护效果。

尹遵栋介绍,综合考虑国内当前各类人群的接种或感染背景,主要是那些没有感染,也没有完成免疫程序的人群,以及虽有感染但前期没有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这部分人群的抗原刺激不够数量,建议接下来要接种疫苗。

近日,网上流传这种说法:“一个人不管多健康,多强壮,最多只能感染新冠8次,第9次人就没了……“多位专家表示,这种说法毫无科学依据。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李永涛告诉记者,目前,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正常人而言,“最多只能感染8次”的说法毫无科学性,且再感染后普遍症状较轻,大家无需太过担心。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表示,虽然目前并没有会感染多少次的定论,但一个人多次反复感染新冠的可能性的确存在。

北京一家三甲医院感染学专家接受采访时表示,感染者带病上班不可取,不仅不利于感染者恢复,还会造成病毒传播,尤其是重点机构(如医院,养老院、护理院等)的工作人员需经常接触高危人群,带病上班会增加高危人群感染风险,更不可取。

在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创始院长、公共卫生学教授谭晓东看来,新冠是一个呼吸道传染病,从传染病防控角度来说,用人单位应该提倡新冠感染员工自我隔离,减少病毒传播,新冠感染的密切接触者,建议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办公区活动。

据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根据最新的数据表明,新冠病毒二次感染后通常只需要4-10天就可以转阴了,这相比第一次感染的7-14天要短很多。

如果患者症状较轻微,转阴时间可能适当缩短,如果患者的症状较重或身体素质较差,其转阴时间可能较长。

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陈明接受采访时表示,“二阳”后不建议立刻恢复运动,大病之后必体虚,如果过早锻炼,不会增加免疫力,反倒是有损免疫力,这时候其实应该保持休息,这样对免疫的功能提升是有好处的。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教授栾荣生发文表示,“二阳”的治疗仍旧以退高热和对症缓解相关症状为主;注意多饮水、多休息;增加食物中优质蛋白比例,增强免疫;之前家里囤的退烧药,只要没过期,也还是可以继续“发光发热”;症状严重,持续不能缓解,需前往医院诊疗。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健康中国”刊文中表示,二次感染后出现风热感冒症状,如嗓子疼、轻度咳嗽、低烧等时,使用中医治疗风热感冒的药物比较有效,如清热、疏风解表、利咽喉类药物。低热者用这些药物后,全身症状会逐渐消失。

湖北省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文丹宁5月21日在接受长江云新闻采访时介绍,出现症状后可以先按照普通感冒对症处理,如口服布洛芬退热、西药康泰克、快克或感冒清颗粒、连花清瘟胶囊等中成药对症处理。

目前,新冠施行“乙类乙管”,因此,到医院就诊没有特别的要求。但通常来说,还是建议发热患者前往发热门诊就诊,其他症状比较明显的,也可根据症状到相应的科室就诊。

5月13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高福在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3年学术年会上表示,“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这是有临床数据的,所以病人该诊断要诊断,该用药要用药。”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临床与研究中心主任张福杰5月13日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资料较少,但公认的说法是,二次感染对我们的健康肯定是不利的,病原微生物进入感染者体内后,一是对呼吸道为主的器人引起直接损伤,二是在人类体内激发各种免疫炎症反应的间接损伤。特别是对于高危人群,像大于60岁的老人,高血压、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肥胖等脆弱人群,危害更大。

无论何时做好个人防护都是避免感染新冠的关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张宇指出,从目前情况来看,感染者的出现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此前尚未感染者由于免疫力下降或接触到了传染源而发生感染;二是此前感染过的人,随着时间推移,体内的保护性抗体水平下降,再次暴露时被感染。

无论是上述何种情况,都面临着两个相同的因素,就是自身抗体水平不足与暴露于存在新冠病毒的环境中。因此,接种新冠疫苗,并继续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被感染或尽量延后感染时间完全有可能的。

新冠的窓n比匀桓颐堑纳罹薮笥跋臁H缃瘢孀盘炱纳拢嚼丛蕉嗟娜丝颊驴谡郑庖惨欢ǔ潭壬显黾恿私】捣缦铡N吮;ず米约海⒍狪gM型纳米免疫球蛋白防护喷雾剂成了越来越多人的日常生活必备。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