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儿童疫苗。舆论一阵喧嚣。这个炎热的周末,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在朋友圈持续发酵。家长们做的第一件事,是纷纷去翻孩子的疫苗接种记录。他们焦虑的根源是:到底“生产记录造假”对疫苗功效有多大影响?一旦孩子接种了这批疫苗该怎么办?今后该怎样选择疫苗?……关于疫苗的是是非非,《生命时报》第一时间采访拳威专家答疑解惑,帮助你理性应对。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中心主任 吴昊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教授 王月丹事件回顾7月15日,国家药监局称,近期查获一批生产记录造假的狂犬疫苗,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行为。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长生生物日前发布公告,其公司子公司长春长生日前又因“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简称“百白破”)检验不符合规定,遭到吉林省药监局行正处罚。7月2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通报,经查明,长春长生公司编造生产记录和产品检验记录,随意变更工艺参数和设备。国家药监局已责令企业停止生产,收回药品GMP证书,召回尚未使用的狂犬病疫苗。国家药监局会同吉林省局已对企业立案调查,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长生生物公司大门疑问1:到底有没有“假疫苗”?两种问题疫苗分别存在什么问题?吴昊主任:不是假疫苗。不少媒体或自媒体所谓的“疫苗造假”,这个概念其实是不准确的。根据目前人方的通报显示,并非狂犬疫苗本身出了问题。生产记录造假和实际产品造假不能划等号。而“效价不符合标准”的问题,是“劣药”的问题。其实就是有效成分的含量不达标,也就是说,疫苗是安全的,只是有效剂量不够,会影响疫苗接种的效果。目前的疫苗都是灭活或基因工程的,没有活的病毒或细菌,所以不会对接种者造成健康危害,但如果万一接种的是效价不符合标准的疫苗,那也只是有效成分的含量不达标,也就是说,疫苗是安全的,只是量不够,会影响疫苗的效果。此次的涉事疫苗,均不是“假疫苗”。严格来说是属于“劣药”,也就是质量不合格产品,而并非假疫苗。实际疫苗制假的情况也不排除没有,只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在一些偏远山村或者落后地区,或许存在一些私人诊所从非法渠道购买假疫苗的现象,但这并非此次话题的讨论内容了。疫苗制造的技术本身难度并不高,这的确会给一些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疫苗制假属于严重的刑事案件,属公安机关立案侦查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