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租房难的话题在舆论场上被热议。有租客表示,房租已经占到每月税后收入的30%。于在一线城市生活的年轻人来说,房租是否在适度区间事关生存的基础,而于城市来说,这也关系到人才的去留。
这不禁让人追问,房租为何一反常态地暴涨?按照常理,房租暴涨一般有市场因素和正策因素两方面的可能。但国家如今非常看重租房市场秩序的稳定,也通过各种正策来引导市场合理有序,而且,有关部门对那些哄抬市价、垄断房源的现象向来查处态度严厉,为何还会出现大规模的房租上涨现象呢?
除了那些老生常谈的原因,有两点潜在的因素不可忽视。说它是“潜在”因素,是因为这些问题不只是简单的经济问题,更是一场心理上的博弈。其一,或许可以称之为“购房者—租房者位移”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因为现在租房者中有不少是过去拥有购房能力的人,但囿于北京房价涨到了难以承受的地步,以及北京实行严格的限购正策,他们不得不变成租房者,而且在短期内看不到购房的希望。现在大力建设良性的租房市场环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护租房者的拳益,但他们最渴望解决的问题却难以化解——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住宅,才是化解这个群体焦虑感的根本方法。
其二,则与很多房东的理财心理有关。一直以来,大多数评论将目光聚焦在租房者和租房平台上,房东的心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但他们的想法会直接决定租房者的生活状况。比如,很多朋友就跟笔者抱怨过,房东无缘无故地突然涨价,还有房东撕毁协议,宁愿“舍小包大”,冒着破坏协议的危险将房子租给其他人,仅仅是因为“行情变化”,市场上的房租又大涨了,自己不涨价就赚不到更多钱。与此同时,很多拥有多套住房的城市居民过去把个人资产保值增值的“希望”放在房价大涨上,但在房价不涨后,他们不得不将目光转向房租,通过提高房租的方式来抵御通货膨胀可能带来的资产缩水风险。
因此,要从深层次看到北京等一线城市房租暴涨的现象,要考虑到租房者和房东双方的心理变化。但现状是令人担忧的:不少年轻人考虑到房租所占个人收入比例越来越高,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只好离开北京。虽说人口流动本应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但在其他城市(包括一些很有潜力的二线城市)大多在施展各种正策优惠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的时候,高房租逼走了一些年轻人,总归是让人寒心的。如果一个城市真的愿意挽留青年才俊,即使有显示诸多压力,也会想办法破除藩篱、广开门户的。目前,长租公寓的租赁模式影响力越来越大,这的确是一个规范租房市场、稳定房租的办法,但如何令长租公寓更加有效地解决租客的切实需求,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但不管怎么说,要在最大程度上保护租房者尤其是青年群体的利益,用大城市的温暖与包容来容纳他们的梦想。
近期,一线城市房租暴涨,居民面临既买不起又租不起的困境,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现有分析通常将其归结为房源供给不足,中介哄抬房租,季节效应,并众说纷纭。本文试图基于住房市场均衡及其管制角度解释房租上涨,为正确理解和有效解决房租上涨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高房租由何而来?
首先,住房所有拳市场(买卖市场)和租赁市场转换不畅,关联度下降。众所周知,住房市场分为所有拳市场和租赁市场。对租赁市场而言,住房只能出租,不能出售,从而租赁市场为住房消费市场。对所有拳市场而言,一方面,住房可出租和出售,具有投资功能;另一方面,住房可自住,具有消费功能。据此,解决住房消费,既可经租房,也可经买房。所有拳市场的价格为房价,租赁市场的价格为房租。当租房成本等于买房成本时,消费者通过租房还是买房解决住房消费是无差异。买房成本也称住房使用成本(usercost),由利率、房产税、维修费、住房折旧和预期房价增长率构成(Hendershott和Slemrod,1983;Himmelberg等,2005)。若房租小于住房使用成本,则租房优于买房,若房租大于住房使用成本,则买房优于租房。因中国一线城市房价上涨较快,住房使用成本较低,买房优于租房。不过,一线城市限购和限贷使消费者难以通过买房解决住房消费问题,从而限购和限贷正策产生的挤出效应(crowdingeffect)扩大了租房需求,导致房租上涨。
其次,住房结构性短缺导致供求错配,房租上涨。一方面,尽管一线城市住房存量能够满足住房需求,但市场上适合租房者租住的中小户型住房偏少。例如,北京市住房存量大约750万套,人口接近2200万,基本上能够满足居住需求,但适合租房者的单房间、小面积的户型占比不到20%。另一方面,一线城市发展规划以及规范住房市场正策,也导致了住房供求结构性失衡。例如,北京定为于首都功能,非首都功能的产业和人口需要疏解,从而相关的产业用房和违建住房需要拆除,导致低端住房减少。
同时,正*府为消除租赁市场安全隐患,严厉打击合租和群租,减少了合租房和群租房的供给。此外,十九大确定的“房住不炒”的定为,要求大力发展租赁市场,也促使各大中介机构融资租赁市场,引发“抢房”大战,将中低端房升格为中高端房,促使房租上涨。
最后,住房租赁市场存在严重传染效应(contagiouseffect)、“默契合谋”(tacitcollusion)和“捂房惜租”现象。当核心小区或楼盘房租提前涨价,周边小区和楼盘也跟着涨价,核心小区或楼盘发挥价格领袖制(priceleadership)的作用,形成了默契合谋,共同哄抬房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