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unshine内部这种“越偏离主流越红”的趋势勾勒出了她们粉丝的基本趣味——他们寻求的是偏离、反对、甚至解构主流审美方式的趣味。如果再加以细分,这个人群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一些亚文化和非主流的社会群体;
2。饭圈中厌倦了千篇一律俊男美女劲歌热舞模式的群类;
3。对奇异、叛逆的事物一律带着调笑意味跟风的观众;
4。在3unshine身上投射了对自身缺点的关照的人。
其中,我们可以看到前两种人贡献了微博上大部分带有原创性的评论——第一类粉丝编段子、口号,第二类则极具参与感地为组合的发展做出点评、出谋划策。而后两类则化身成为庞大的数量——第三类不厌其烦地重复口号积累出转发和评论数,第四类观众则默默地贡献着阅读和关注。
这些自发聚集的人,令我们再次思考起了文章开头的问题——什么是偶像?做到什么样的事才叫偶像?
“不一样又怎样”的代言人
如果说那些外形出众的偶像代表了粉丝们对美丽事物的渴望,那些艺能拔群的偶像代表了粉丝们对优秀自我的期许,那么3unshine这样外形和艺能都不出众的女孩子是因为什么成为偶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