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2018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30日在南宁举行。记者获悉,截至本年10月31日,广西现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超过8.6万例,性传播占95%以上,青年学生、中老年男性感染人数不断增加。
本年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主题为“主动检测,知艾防艾,共享健康”。
11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治艾滋病办公室、南宁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在南宁市良庆区的“东盟地理信息小镇(一期)工程”工地共同举办了广西2018年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活动,对务工人员开展防艾宣传。
艾滋病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和民生社会问题。当前,广西的艾滋病疫情形势仍然十分严峻。艾滋病的流行危险因素广泛、复杂,性传播占95%以上,仍是广西艾滋病传播的最主要途径。
记者获悉,在广西,男性同性性行为人群感染率持续升高,增加了综合干预的难度;青年学生、中老年男性感染人数的不断增加,在一定范围存在的卖饮嫖娼、合成毒品滥用及不安全性行为等诸多因素,进一步加大了艾滋病传播的风险;人口频繁流动、一些社交软件等新媒体的普遍使用,增加了易感染艾滋病高危行为的便利性和隐蔽性;疫情向防艾基础薄弱的农村地区扩散,农民、老年人和低文化人群成为主要感染人群。
本年以来,广西全区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要求,扎实推进新一轮广西防治艾滋病攻坚工程。全区城乡居民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均达90%以上,在治病人病死率继续处于全国较低水平,母婴阻断、救治救助工作进展良好。
此外,广西就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学校艾滋病防控、疫情管理、重点地区工作等领域先后出台了7个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广西艾滋病防治正策框架体系。广西在“12.1世界艾滋病日”前后启动“广西艾滋病检测咨询月”活动,普及艾滋病检测方式和途径。(完)
有时间可以看看这个视频
滋病疫情
(一)疫情概况
目前全国报告且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有58万例,截至2016年6月30日,全国累计报告现住址在广西的存活的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共73596例,占全国1/8,其中感染者3502例,病人38594例,累计报告死亡38488例。
疫情较重的前五个省区分别为:云南、广西、河南、四川、新疆、广东。
广西累计报告存活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数居前5位的市为:南宁市、柳州市、钦州市、桂林市和贵港市。
90%以上为性途径传播。以异性性途径为主,同性性途径人数增长明显。性工作者,多性伴,男男同性恋人群非常容易通过性途径感染艾滋病。
(二)历史回顾
1、1981年,美国发现了全球首例艾滋病病例,为美籍非洲人;
2、1985年,我国境内发现首例艾滋病病例,为美籍阿根廷人;
3、1986年,我国境内发现首例本土艾滋病病例;
4、1988年12月1日,WHO确定为第一个“世界艾滋病日”;
5、1989年,广西发现首例外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6、1990年,我国卫生部宣布成立国家艾滋病(委)员会;
7、1996年,广西发现首例本土艾滋病感染者。
那桂林是什么情况呢?
据《桂林日报》报道,截至2016年8月,全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共计9600余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5000余例,艾滋病病人4000余例。按照人口比例换算,每500余人中就有1名艾滋病感染者。
据统计,本年1—8月,我市经异性传播比例为89.3%,经同性性接触比例为9.7%,经注射吸毒传播比例为0.6%,性接触+注射毒品0.3%,经母婴传播0.1%。这些数字表明艾滋病毒已从吸毒、卖饮、嫖娼等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传播。
据资料显示,荔浦、平乐、全州、阳朔、灵川、临桂等6个县(市)区是我市艾滋病疫情的重灾区,存活疫情占了全市的六成以上。
近年来,青少年学生的艾滋病感染情况不容乐观。
青少年感染者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感染数量呈上升趋势且开始增多。从年龄分布来看,18-30岁年龄段在增长趋势及总人数方面都高于其他年龄段。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市各大学及大专院校内,均存在艾滋病感染者,有的高校艾滋病感染者数量高达十余人。
在性传播快速上升的同时,男男同性传播的增加又格外引人关注。我市的情况也印证了这点。截至2016年8月31日,我市男男同性性传播(MSM群体)艾滋感染者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达到291人,而其中存活的艾滋病人中,只有166人进行抗病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