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奇闻

  在一系列案件的案发现场,警方都曾提取作案者的指纹和相关生理特征信息。所有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的男性也都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末,他们在公安局留过指纹,有的还双手按了掌印。警方希望可以通过两相比对获得破案线索。

  据公开资料,2003年,公安部门曾组.织“指纹破案会战”专项行动,下载甘肃省厅现场指纹4000余枚,录上报现场指纹300余枚,捺印指纹2100余枚,指纹信息查询4万余次。

  但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高承勇并非白银人,因而指纹信息并未被录入。他的户籍在兰州市榆中县(市)青城镇,这里与受害人张修竹的家乡白银市白银区水川镇距离很近,隔黄河相望。

  直到2016年,甘肃省公安厅通过DNA-Y染色体检验,初步确定了犯罪嫌疑人,经过指纹比对和DNA进一步比对,最终确定犯罪嫌疑人为高承勇。

  此时,距离首案发生,已过去了28年。

  评论【白银连环杀人案28年才被破媒体:真相比速度更重要】

  冤案和错案对社会的损害,远甚于一起案件长时间无法破获。两害相拳取其轻,真相可以迟到,不过虚假的“破案”无法让人容忍。

  “白银市连环杀人案”犯罪嫌疑人高承勇被捕后,28年前的悬案终于迎来了“迟到的真相”。有人认为,案件不该拖延如此之久才破获。诚然,28年的煎熬与等待,确实让受害者亲朋好友难以忍受。不过,不能因破案时间长而责怪警方“破案慢”,更不能要求警察必须“快速破案”。

  白银案之所以能最终破获,恰是因为警方沉得住气,严格、细致地比对指纹、基因等证据,对有嫌疑的人逐一排查,不放过一条线索,也不错怪一个好人。警方秉持这种态度,这才找到隐藏在普通人之中的“恶魔”高承勇。警方之所以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才最终破案,是因为帮助破案的最新基因检测技术近年才问世。

  在破案的技术条件还不具备的情况下,不论给办案人员施加多少压力,难解的案情都不会变得更加简单,真相也不会离人们更近。盲目给警方施加压力,要求破案越快越好,只会对起到反效果。这种压力往轻了说,会对办案警察的情绪施加负面影响,使其在办案过程中更加急躁,难以保持冷静和理性,从而影响案件的侦破;往重了说,可能促使办案警察为了追求效率而草率结案,甚至找人“顶包”,制造冤案、错案。

  冤案和错案对社会的损害,远甚于一起案件长时间无法破获。两害相拳取其轻,真相可以迟到,不过虚假的“破案”无法让人容忍。

  需要调整心态的,也不只是公众,一些警察也认为案件破得越快越好,一味追求“高效”办案。一些地方动辄就对要求办案警察“限期破案”。时效被摆在了第一位,真相自然就无法保证。很多案子的侦破难度极大,“限期破案”根本不现实,而“命案必破”更是有些强人所难。

  真相永远是第一位的,用最谨慎的态度办案,才能不让一个坏人因疏失逃脱法网,也不让一个好人因为各种原因蒙冤受辱,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