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奇闻

  不过也有专家质疑这样的说法,他们指出,根据对新鲜降雪过后动物行走留下足迹的计数,在一些遭到最严重核污染的地区,动物的数量出现了显著的下降。

  老鼠发展出了抗辐射免疫力?

  从1992年开始,美国和乌克兰的科学家们便开始对遭受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污染最严重区域的老鼠进行观察研究。

  研究发现,老鼠和其他啮齿类动物似乎出现了大规模的繁盛。1996年,美国德州技术大学的罗伯特·贝克(RobertBaker)和乔治亚大学的荣·切斯(RonChesser)宣称他们在该地区的田鼠种群中发现了大规模的变异现象。不过一年之后他们又宣布撤回他们此前的论文,原因是他们复查后发现已经找不到那样的变异现象了。

  他们随后进行了一项实验,将一只健康的野生老鼠放进笼子里,置于遭受最严重核污染的地区,随后对其染色体进行检测。检测的结果让他们吃惊不已:“它们似乎发展出了一种天然的抗辐射免疫力。”2006年,他们发表了他们的这一惊人的研究发现。

走进25年后切尔诺贝利:部分物种变异畸形

  受到威胁,但并非来自辐射

  普氏野马非常罕见,在野外环境下一度灭绝,现在只在非常少数几个保护区内还能有幸见到它们的身影,其中就包括切尔诺贝利地区。

走进25年后切尔诺贝利:部分物种变异畸形

  1998年,31头普氏野马被转运到这一地区。其中8头在运输途中或抵达后死亡,但另外的23头成功的存活下来并开始繁殖。

  根据乌克兰奥斯卡尼亚新动物园(AskaniaNovaZoo)塔吉娜·扎吉(TatjanaZharkikh)的说法,那里的普氏野马最高时数量达到了65头,不过后来由于遭到猎杀,数量又出现了下降。她说:“普氏野马对基辅地区的气候和环境适应都很好,目前没有发现辐射对这些动物造成的负面影响。”

  日本福岛的核泄漏距今已历时四年时间,核泄露危害是否已经消除?据日本研究福岛核辐射后的蝴蝶变异情况的专家、冲绳琉球大学的教授JojiOtaki说,福岛的核灾并未消除,并且,已经逐渐显现了明显的后遗症: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蝴蝶的畸形症状包括不孕,翅膀畸形,凹陷眼,斑点异常,触须及腿畸形,和无法破茧,而且辐射越严重地区的蝴蝶变异越严重。“一般来说,昆虫类都应该是高度抗辐射的,但这种蝴蝶却没能抵抗得住核辐射的侵害。”

  疑受核辐射影巨型杀人蟹攻击渔民日本横滨60人葬身蟹腹

  这种体型巨大的螃蟹叫日本蜘蛛蟹,通常情况下并不伤害人类,生活在400-3600米的深海底,靠捕食鱼类为生。据当地渔民说,核泄露后,这种螃蟹似乎凶性大发,仅横滨沿海一带,就有34名渔民和26名游客葬身蟹腹。它们不仅在海滩上行凶作恶,还会狡诈地向小船上的渔民们发起偷袭。它们常常悄悄地靠近小船,趁人不备,猛然挥起强而有力的螯,把人钳住后拖入水中。

  日本福岛核辐射泄漏被污染地区或将继续扩大

  距离福岛近400公里的富士山地区,山梨县(市)部分地区,近期出产的农产品因为放射性物质检测超标,已经无法食用,日本农产省要求当地农民自律,不要出售。

  奇形怪状的农产品图片

  变异的水产与鱼类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后,人们对被污染地出产的蔬菜水果有所避讳,很多商店里售卖的水果蔬菜都标明了产地。

  福岛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后,在各地陆续发现畸形动植物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