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哲理故事
那些逆天的叠字,你知道吗?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最直观的体现就是汉字。作为世界上唯一现存的最古老文字,已经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汉字的魅力不仅在读音,更在于每一个字的独一无二。更奇妙的是,相同的字叠在一起,又变成了另外一个字,不仅读音不同,意思也不一样。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法自然也。”

一、口—吅—品—?

两个“口”,左右一起构成“吅 ”,有两个读音:

① [xuān] 古同“喧”,大声呼叫。湖北、四川一些地区的方言,读“bēr”,打吅儿,就是亲嘴的意思。

② [sòng] 古同“讼”,诉讼。

四个“口”,构成“?”,有三个读音:① [jí] 众口;喧哗。② [léi] 古同“雷”;化学物质“卟啉(bǔ lín)”的旧称。③ [jī] 古同“畿”,古代王都所领辖的方千里地面。后指京城所管辖的地界。

你看从一个“口”到四个“口”,是不是越来越闹,越来越吵了呀!

二、木—林—森— 和

四个“木”,上下结构组成““,读作 [péng] 古同“蓬”,草蓬,树蓬的意思。左右结构组成“”,读作 [guà] 田间用作拦截鱼虾的草木堆。

从“木”到“森”,再到“ 和”,树木越来越多,自然成蓬,成堆啦。

三、火—炏—焱—燚

两个“火”,左右一起构成“炏”,读作 [yán] 古同“炎”,炎热。

三个“火”,上下结构组成“焱”,读作 [yàn] 火花,火焰。

四个“火”,上下结构组成“燚”,读作 [yì] ①火剧烈燃烧的样子;②用作人名,表示平安的意思。

这个过程,是不是像烧火做饭的样子,开始是小火苗,最后是大火,还是很形象的嘛!

四、又—双—叒—叕

三个“又”,上下结构组成“叒”,读作 [ruò] 古同“若”,①顺;②若木,古代神话中东方自然之神树。

四个“又”,上下结构组成“叕”,有四个读音,读作 [zhuó]:①连缀;②短,不足。

读作 [yǐ]:张网的样子。

读作 [lì]:①止;②系。

读作 [jué]:迅速的意思。

大约在2012年12月,该词突然在网络上火起来,据说源于当时日本朝日新闻的一条微博:"我们又双叒叕要换首相了。”一连用十个“又”字,反映了当时日本更换首相之频繁,走马灯似的六年时间换了七任首相,难怪连日本人也受不了。于是这个词经常被用来表示:①之前经常出现的事物再次出现;②之前经常发生的事物再次发生;③某一事物变化更替太频繁。

五、月—朋——朤

三个“月”,上下结构组成“”,读作 [jīng]:古同“晶”。

四个“月”,上下结构组成“朤”,读作 [lǎng]:古同“朗”,明亮、明朗之意。可不是嘛,都四个月亮,能不明亮吗?

六、日—昍—晶—

两个“日”,左右一起构成“昍”,读作 [xuān]:光明。

四个“日”,上下结构组成“”,读作 [lìu]:阳光普照。

七、屮—艸—芔—茻

一个“屮”,读作 [chè]:草木刚长出来的样子。古时还有一个读音 [cǎo]。

两个“屮”,左右一起构成“艸”,读作 [cǎo]:古同“草”,甲骨文演变而来,草本植物的总称。

三个“屮”,上下结构组成“芔”,读作 [huì]:古同“卉”,花卉的意思。

四个“屮”,上下结构组成“茻”,读作 [mǎng]:众草,引申为众多之意。这么多草,难怪网友脱口而出“wo ca”,纷纷吐槽“这不就像是粪叉子开会嘛”!

八、水—沝—淼—?

两个“水”,左右一起构成“沝”,读作 [zhuǐ]:滩碛(qì)聚集的地方,甲骨文里解释为两条河。

四个“水”,上下结构组成“?”,读作 [màn]:大水涛涛的意思。

这么多的水,可不就是“漫”了。

九、石—砳—磊—

两个“石”,左右一起构成“砳”,读作 [lè]:象声词,石头撞击的声音。

四个“石”,上下结构组成“”,读作 [lěi]:古同“磊”,本意为众石累积在一起,引申为坦荡,一目了然之意。

石头坚硬、顽强,裸露于天地,不躲不藏,棱角分明。石头一个比一个多,是多么的光明坦荡啊!

十、人—从—众—

四个“人”,上下结构组成“”,读作 [yú]:古同“虞”。

一个人孤独,两人顺从,三个人多了,四个人只好引起“猜度,欺诈,戒备”了,可见人不是越多越好。

哈哈,这些逆天的叠字,是不是要把你逼疯了?赶快学起来吧!

(注意,由于手机缺少SimSun-ExtB字体,可能导致部分字体不显示,建议用电脑打开头条阅读,谢谢理解!)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