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哲理故事
再读《王孝诗文书画集》

  去年夏天,王孝让我帮忙校对一下他的文章稿件,说是计划出一本作品集,我很乐意帮这个忙。本年元月27日,油墨芬芳的《王孝诗文书画集》就摆在了我的案头。近两个月来,我断断续续地重读了这本集子,不得不说,这是王孝先生用一辈子的心血铸就的作品,是留给王氏子孙后代宝贵的精神食粮。

  王孝,朔城区人,1950年出生,中*共檔员,先后在朔县(市)砖瓦厂、朔县(市)电影公司、朔城区环保局、朔城区人大工作,2010年退休。退休以后,宝刀不老,笔耕不辍,创作了很多诗文书画作品。这本集子共分《诗歌篇》《文作篇》《书法篇》《绘画篇》四个部分,集子展示了王孝在诗文书画方面的成果以及他的美学追求。

  一

  说起诗词创作,有句话叫作“诗言志”,无论是古风、格律诗,还是词、曲以及后来的新体诗,如果放弃“诗言志”,即使辞藻再华丽,也是华而不实的。“诗言志”的“志”,指的是作者的思想、志向,也泛指人的思想情感和理想追求。它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诗言志”的含义可以理解为,诗歌是诗人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

  《王孝诗文书画集》共收诗作72首,皆为七言古风,大都是作者退休以后创作的作品。虽然数量不是太多,但就质量来说,还是比较不错的。我这里说的“比较不错”不是信口而言的,而是拿着诗词专业的尺子来衡量的。

  王孝是哪一年加入的中国共.产檔,我不太清楚。但他热爱自己的檔,这一点从他的诗作里也能看出来,比如在《建檔百年有感》(一)中写道:“百岁光阴一须臾,红船星火燃大地。唤起工农千百万,镰刀斧头斩荆棘。井冈山上雄狮会,延河水畔庆胜利。晴空万里狼烟尽,伟人建国功绩伟。”如此朴实的语言,深情地歌颂了共.产檔解放全中国、建立新正拳的丰功伟绩。第二首是这样写的:“千钧霹雳开新宇,立檔为公铸丰碑。改革开放金光道,发展才是硬道理。天下归心国运昌,三个代表扬正气。科学发展构和谐,中华复兴巨龙飞。”同样是朴实的语言,歌颂了檔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檔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两首诗主题鲜明地道出了“没有共.产檔就没有新中国”这一真理。

  游览诗也叫旅游诗,它是诗人游历某地某景后有感而写的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触景生情的感慨。王孝虽说不是诗人,他也从来不以诗人自居,但他每当外出,总忘不了低吟浅唱,来上三五句的。这本集子收录了他游览山西、河南、重庆、四川、台湾等地的名胜诗作19首,如实地写下了他游览后的感受。比如《走访羌村》:“阿坝羌寨访村镇,主见客来喜相迎。堡楼厅堂依山建,民居独特国旗红。震灾过后人安康,感激八方援助恩。民族团结克万难,华夏儿女一家亲。”短短八句,道出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高尚情怀。再如《谒歌乐山革.命烈士陵园》一诗的最后四句是“胜利果实来不易,革.命烈士血染成。南湖星火传万代,同心共筑中国梦”,虽说不是名句,却也掷地有声。

  七言古风是旧体诗的一种体裁,它可以四句一首、八句一首,也可以十句一首、数十句一首,甚至是上百句一首。古风的一句也叫一行,如果行数超过50行,最适合写的作品就是叙事诗。王孝的《我这一辈子》就是这样的作品,全诗164行,以凝练的笔触叙述了他从出生到如今长达72年的人生历程。读了这首诗,人们就会对王孝有一个起码的了解,说他是朔县(市)的才子一点也不过分。此诗以赋为主,但也有一定的比兴,从而增强了一定的感染力。另外,此诗邻韵互押,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了全诗的音乐美和可读性。

  二

  《王孝诗文书画集》的第二部分是文作篇,共收录了24篇散文。总体上来看,这些文章都是言之有物的好作品,尤其是前七篇,不仅是留给子孙后代的最为直接的精神食粮,也是世人渴望的精神食粮。

  《我的家世》一文是文作篇的开篇之作,比较详细地叙述了作者的祖籍情况以及父母亲的艰辛一生。王孝的母亲杨三女,1931年出生于朔县(市)小岱堡村,家里赤贫,15岁出聘到王家,先后生了7个孩子,成活5人。在王孝的笔下,母亲的形象是“从我记事起,母亲的形象总是老人样,她没活过一天年轻,不爱梳洗打扮,发型一直梳髫圪垛,微胖的身材缠着脚……‘公社化’年代,她一年四季不闲着,正当午时队里忙,清晨傍晚家里忙……眼看年关逼近,母亲没明没夜地忙完碾磨忙针线。”就是这样一个大字不识的妇女,为了供孩子们读书,却不辞劳苦地去养鸡喂猪。“母亲慈善贤惠、性格温和、相夫教子的品质在我们村有口皆碑。”“1987年农历二月二十日,56岁生日未过的母亲就撒手人寰,匆匆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这些细节的描写,读后让人唏嘘不已,它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广大妇女的辛勤劳作和不向困难低头的顽强作风,是奉献给天下母亲的一首赞歌。

  王孝的父亲叫王林善,1920年生,朔县(市)高升庄村人,自幼家境贫寒,未进学堂。14岁就开始种地,挑起了家里的大梁。在《我的家世》一文里,王孝用大量的篇幅描写他的父亲,读后,我深感这是一位了不起的朔州农民:他没有进过学堂,却靠着聪颖的天资和后天的努力,竟然能通读了《三字经》《百家姓》《薛仁贵东征》《今古奇观》等书;他面朝黄土背朝天,寒来暑往无日休,可他却崇尚文化,一心想着通过读书改变庄户人的命运,把读书梦想寄托在了四个儿子的身上。为此千方百计地增加收入,供他们读书;他为人厚道,心地善良,看不惯社会上一些违背良心道德的丑恶现象;他性格耿直,仗义执言,从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对一些置良心道德于不顾、喜新厌旧、抛妻弃子的丑恶行为深恶痛绝;他公道正派,诚实守信,不会趋炎附势、看风使舵。

  这些品格无疑是值得推崇的。但在王孝的笔下,《直言惹祸端》这一节,向读者讲述了他父亲“说话随便,不注意场合,不经意间惹人记恨,险遭杀身之祸”的故事,意在告诫读者说话要注意场合,不可头脑发热。我以为,这个故事写在书里是很有必要的,既是对他父亲的盖棺定论,又是给读者敲响的一记警钟。

  《夫妻相守恩》是文作篇的第三篇文章,作者从父母包办“娃娃亲”、糟糠贤妻度流年、勤劳俭约好持家、相夫教子乐助人、坎坷一生多感情等五个方面饱含深情地描述了他的妻子句莲娥来到王家五十年的风雨历程,其中的不少细节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句莲娥和丈夫在孩子的培养教

  育方面,下的辛苦最多,付出的心血最大。付出和回报总是成正比的,他们的两个女儿都是国家工作人员,儿子是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医学硕士,现为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解放军306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儿媳为中国音乐学院艺术硕士,现为北京舞蹈学院钢琴教师。对我们普通家庭来说,把娃娃们培养成才,培养成优秀的人才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对此,王孝曾经多次和我说,娃娃们能成才,我的贡献远远不如他们的母亲。2019年3月15日,是王孝夫妇的金婚纪念日,对此,王孝在文章中写道:“五十年光阴一晃而过,看今日之我家,枝繁叶茂,人口鼎盛,一代更比一代强。作为贤妻良母的妻子,功劳第一,贡献最大。”

  说起散文的写作,目前有一个很不好的风气,即是胡编乱造、堆砌辞藻、无病呻吟等现象,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读者看了很不满意。王孝的散文,尤其是叙事性的散文恰恰相反,故事情节真实可靠、语言朴实,说的都是心里话,说的都是能看明白的话。《作者自叙》《兄弟手足情》《故乡难忘》《乡村放电影》《台湾行》等作品,无一不是这样的好作品,既有童真少年的美好回忆,又有对家乡故土的深情眷恋;既有对自己坎坷一生的总结,又有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礼赞,读后余香满口。

  三

  《王孝诗文书画集》最后两个部分是书法篇和绘画篇。就篇幅来说,占全书的一多半,这种安排也是情理中的事。说老实话,王孝在朔城区的名气大,大就大在书法和绘画上。那么,不妨先来看看他的书法作品吧。

  在所收的389幅书法作品中,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五体具备。也许有人不以为然,其实能做到这一点是非常不容易的事,需要有扎实的书法功底和不懈的书法美学追求才行。

  王孝是何时开始学习书法的,我不清楚。听他的四弟、我高中同学王富说,他大哥上小学时就开始画画习字了,长大后无论是种地还是当工人,很少间断过。1987年的元宵节,朔县(市)区举办书法展览,我和王孝都获得了二等奖,奖品是一只45厘米高的唐三彩的骏马。我记得到文化馆取奖品时,曾经向他请教“哪里卖好毛笔”这个问题时,他和蔼地对我说:“永胜啊,老话说‘善书不择笔’,读帖和临摹才是基础,才是关键。你正年轻,好好用功哇。不,是我们一起好好用功哇!”

  王孝的话至今响在耳边,可我却在书法方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学,成绩自然好不到哪里去。王孝就不然了,那时他已经是四十岁上下的人了,工作不用说,家务事也一大堆,时间从哪里来?没有好办法,不外是点灯熬油换来的。功夫不负有心人,王孝书法能取得今天这样好的成绩,除去他本人的灵性和悟性外,最主要、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勤奋和刻苦。

  纵观王孝的书法,我以为他的隶书、楷书和行书是比较出色的,人们也比较喜欢。比如隶书中堂《静里思三益,闲居守四箴》,用笔灵秀,结体严谨,深得曹全碑的法度。又如隶书横幅《竹露松风蕉雨,茶烟琴韵书声》,用笔厚重,施转有度,不失汉隶的风采。等等,类似的隶书作品在书中还有很多。有人说隶书好写,相比其他书体而言,隶书比较容易入门,但能够写出一定的神韵来,也是很难的。

  在我国的书法史上,唐代的楷书是一座高峰,颜真卿、柳公拳、欧阳询、褚遂良等名家光耀千秋。从此一直到清代,楷书都是科举士子的必修功课。楷书也叫正书,其要求是点画精到、结体规整、流畅自然。正因为它有这样的特点,唐代以后学习书法的人便形成了一个共识,即学习书法应当从楷书入手。尤其是学习行书和草书更应该如此,远的不说,当代大书法家毛、沙孟海、沈尹默、启功等人的行书或草书达到了令人仰望的程度,根本上还是得益于楷书的功夫。然而,近二十多年来,我国各级书法家协会的不少人士本末倒置,以丑为美,打压和否定楷书的现象令人瞠目结舌。这种坏风气把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带到了邪路上。

  王孝没有受到这股歪风的侵蚀,几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坚持钻研楷书的学习,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比如书中的牌匾“师恩春晖”四个楷书大字,其特点是端庄而又俊美、浑厚而又有力,颇具“颜筋柳骨”风貌。这是2019年5月他代表朔县(市)安子中学六十年代部分学生书写后,赠送给他们的老师吕荣先生的,百看不厌。正是由于有了坚实的楷书功夫,王孝的行书和草书也达到了一定的水平,起码说是颇值一看的。

  《王孝诗文书画集》共收绘画作品188幅,由素描、线描、花鸟、山水、炕围、玻璃画、烙画等不同品种的作品组成,给人留下百花齐放、赏心悦目的印象。

  王孝的书法不错,这话不假。但我私下认为,他的绘画作品更不错。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感觉。至于他的绘画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我是这方面的门外汉,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了。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