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无论是 “贵圈”中黄牛一方的片面之词还是有关数据的引用,音乐先声对于文章的结论总体还是持保留态度。不过,不管鹿晗等初代流量们有没有真的flop,在正策导向收紧、观众审美提升和呼吁内容回归的背景下,我们也确实能够感受到流量明星群体的残酷迭代。
一方面,随着视频网站在造星、推新层面所具备的能力越来越大,无论是偶像选秀还是热门剧集,都有可能因其爆款属性、强大资源,而将参与其中的艺人瞬间推成顶级流量。而流量明星的快速推出,无形中也就加速了这一群体的更新换代,红极一时的短期流量艺人会越来越多,诞生于偶像市场初期的“归国四子”那样的大众流量恐怕难以复制。
另一方面,随着圈层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流量明星也逐步从众所周知的大众流量细分出各类圈层流量,可能来自偶像选秀,也可能来自抖音这样的新媒介平台,可以是音乐属性,也可以是综艺感。无论是从《偶像练习生》《创造101》中走出的超级流量蔡徐坤、杨超越,还是现象级网剧《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镇魂》推出的胡一天、朱一龙,都在互联网上获取了与“归国四子”一较高低的流量数据。
辰海资本合伙人陈悦天曾在采访中提到,“未来偶像不再是头部市场,而是中长尾市场,因为传播越来越碎片化,粉丝注意力越来越分散。”也就是说,偶像市场中真正的头部将越来越少,以圈层流量为代表的中长尾市场会变得越来越普遍。
作为娱乐产业的流水线产物,偶像跟产品一样具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划,大概可分为出道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到了一定期限,自然就面临转型或者淘汰。而对于粉丝而言,也因其自身的成长而使得粉丝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大多数人会因为生活环境的改变、年龄的增长而慢慢不再热衷追星,因此流量本身也是具有流动性的。
因此,从“鹿晗被唱衰”这一件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启示:第一,对于媒体而言,重要的不是鹿晗,而是话题本身所带来的关注度;第二,要想在这场残酷迭代中保持体面,作品始终是不可缺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