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上面的视频,是杭州一位7岁小孩的报警记录。
这位孩子正在玩IPAD呢,抬头一看,爸爸妈妈不见了。寻了一圈,还真不见了。于是他打了110。
这段记录被称为“教科书式报警”。
讲真,这个幼儿园大班或者一年级的孩子,在拨打110后的表达,比许多大人还要强。
几乎从第一句话开始,就有许多可圈可点的地方。
第一,率先提示自己的身份“我是个小孩子”。这是一种提醒:首先我是个小孩,但不是来捣乱的,请不要挂机;另外因为我小,所以在表达上可能会有点不流畅,所以请保持耐心。这是后续沟通的前提。
如果上来就是“我要报警”,就凭这个奶声奶气的腔调,警察就会以为报假警。这个表达看似多余,但有存在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