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看世界

焦炭:

焦炭是钢铁冶炼工程中极为关键的原料,但朝鲜并不产焦炭,钢铁产量低,严重拖累经济发展。

“能源困境”还直接导致了粮食困境。缺油少电,原本机械化的农场重归手工劳动,效率极为低下,远洋捕捞也搞不成了,只能将东西部海域的捕捞拳卖给中国渔船,农林牧渔的产量全面下滑。

朝鲜2400万人口最少需要550-600吨粮食,现在一年只有500万吨产量,温饱都成为问题,更不用说种子、饲料和工业用粮食了。

对中日韩来说,这些都不是事。因为它们有巨大的外汇储备,理论上就是自己完全不生产,都能拿外汇进口能源和粮食,过上好日子。

但朝鲜偏偏闭关锁国,试图以一己之力撑起完整的工业体系,说好听了叫自力更生,说不好听了就自不量力,最终导致国家专业化分工程度低、生产效率低下,具有绝对/比较优势、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极少,出口贸易发展不起来;外商投资方面,虽然也开了不少经济特区,贴出英雄帖,但骨子里头还是假把式,关门打狗姿势百花齐放。因此这两种国际通行手段,创汇极为有限。

与此同时,朝鲜每年还要从国外进口电气设备、锅炉、汽车等用于工业更新;分出部分外汇满足特拳阶层的高端需求。如此一来赚得少花得多,常年贸易逆差,欠下一屁股债。

外汇收入的枯竭,又进一步限制了能源、技术、设备、粮食等物资的进口,形成了恶性循环。经济不困难才见鬼了。

2016年朝鲜粮食产量500万吨,不及1984年的一半2014年朝鲜煤炭产量2709 万吨,比1990 年还要少600万吨……

所有经济指标都仿佛还停留在上世纪的水平,仿佛一夜之间失去了十年。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去年九月和十一月,联合国通过史无前例的制裁决议,大面积斩断朝鲜的进出口途径、海外劳工、国际援助,朝鲜经济雪上加霜。

经过最近大半年的自我消耗,朝鲜越来越靠近极限!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