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并不是所有家长都和林一一样,觉得课堂直播有价值,因为直播平台的商业属性,甚至有个别家长对黄超直播的目的产生怀疑。

“是不是我不刷礼物,老师就不好好照顾孩子了?”黄超班上的一名家长告诉记者。这名家长还指出,家里老人还会反复观看课堂直播的视频,对孩子的错误盯着不放,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网友留言也呈现截然不同的态度,有人为黄超的大胆创新点赞,有人则针对课堂直播提出种种疑虑。

“班里都是小孩子,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随便截图,了解孩子的信息后,有可能存在安全威胁。”有家长直言自己的担忧。

也不乏有人将黄超这一举动定义为“变相”收礼。看到网上的激烈争论,处在舆论漩涡中的黄超感到一丝悲伤。他有些坐不住,便拿出手机,在微博写下一条简短的情况说明:“直播经过家长同意,并未影响上课质量。”

最让黄超感到(委)屈的是“借直播敛财”的说法,他对记者表示,3次直播获得的礼物兑换成现金仅有12元,其中贡献最大的“土豪”是同一课题组的一位同事。记者仔细观察发现,在课堂直播过程中,黄超与参与家长没有互动,课堂的主角始终是全班学生。

黄超所在的西固福利西路小学回应称,校带领班子集体约谈黄超后,双方已达成共识,将即刻停止课堂教学直播活动,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社会影响。同时,该校声明也强调,黄超善于创新课堂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出发点是好的”。

课堂直播被叫停,黄超没有太在意,他仍然在课余翻阅资料,寻找录播案例,与同事交流,思考如何让家校共建成效最大化,切实提升教学效益。

“互联网+教育”究竟该如何实践

当下直播在各行各业兴起,却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反应平淡。

小学教师何文文明确表示不认同课堂直播。“能直播的往往不是课堂实录,是公开课,是作秀课。”何文文还认为,用摄像头来替代教师营造课堂教学秩序,是“懒正”的体现,不利于教师自身在引导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律方面进行探索。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