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也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还有拉丁美洲和非洲的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也都在改革开放。当时国际上主流的共识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应该推行《华盛顿共识》所讲的私有化、市场化、宏观经济稳定自由化,应该一次性地把这些改革进行到位。这个比喻就是要从河的计划经济岸边向市场经济岸边过渡,一次就跳过去,不能分两三次跳过去,否则一定会跌倒。当时还有一个共识就是计划经济没有市场经济有效率,像中国这样渐进的、双轨的转型所造成的经济会比原来的计划经济更没有效率。不过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中国是过去的四十年当中经济发展最快、而且最稳定的国家。

中国转型所取得的成绩虽然用过去的理论来看不能解释,甚至是错误的,不过成功终有道理,把这些道理揭示出来的就是对理论的一个新的贡献。去年获奖的钱颖一、许成钢提出的M理论和U理论的差距就是对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成功的道理的揭示,因为去年我不在,今天也利用这个机会祝贺钱颖一和许成钢获得中国经济学奖。

当然,理论只是几个简单的社会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一个现象可以用一个内部自恰理论来解释,实际的各种社会经济变量是无穷多的,别人也可以用其它几个社会经济变量的组合形成一个因果体系说明这个现象。也就是说,一个现象如果可以用很多理论来解释,这些理论都是内部逻辑自恰,到底哪个理论是真正解释这个现象的理论?或者说这些理论都可以解释这个现象,哪个是主要的贡献者,哪个是次要的贡献者,我想用理论模型本身是说明不清楚的,我们要分清楚哪些是真正解释现象或者主要的贡献因素,那么就要用严格的,根据数据的计量方法来检验。我们一方面要索取数据,另一方面也要创新合适的计量方法。今天获奖的邹老师、陈教授就是对计量方法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学者,在这里再次祝贺两位。

我们推动理论创新的目的是什么?理论是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现象,希望从这种认识当中能够改造世界,使我们有一个更好的世界。不过我们了解到,经济学目前的理论主要都来自于发达国家,这些理论在解释发达国家的现象一定有它的价值。发展中国家的学者总是认为发达国家之所以成功、之所以发达一定有道理,把这些道理学会了,拿到发展中国家来应用就可以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起来,赶上发达国家。经济学在中国被称为社会科学界的显学,不仅在中国是这样,在发展中国家也普遍是社会科学当中的显学。拿发达国家的理论来看发展中国家一般可以把发展中国家的问题解释得很清楚,不过根据发达国家的理论来做正策,成功的发展中国家是非常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民族主义风起云涌,第二次世界大战当中发展中国家纷纷摆脱殖民统治半殖民地地位,开始追求各自国家的现代化。这个过程当中普遍都是拿发达国家作为参照系制定正策,实际上二战以后的两百多个发展中经济体当中能够从低收入进入到高收入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台湾,一个是韩国,中国大陆到2025年以后可能会是二战以后第三个从低收入进入到高收入的发展中经济体。

为什么大部分的发展中经济体、发展中国家在追求国家的现代化、参照发达国家的理论,从他们的失败和问题当中可以解释得很清楚,不过根据这些理论来制定正策成功的例子那么少?成功经济体的主要正策在推行的时候经常从现有的理论来看是不正确的。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理论的适用性决定于理论的前提条件,来自于发达国家的理论无可避免地是以发达国家的条件作为明的前提或是暗含前提,拿这些理论到发展中国家应用,即使看起来现象相似,但背后的前提不一样,因此用这些理论来指导发展中国家的正策实践经常就会出现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淮南为橘,淮北为枳”。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