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12月1日下午,美国总统福特到达北京,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邓小平负责接待。当晚,邓小平受周恩来总理(委)托主持欢迎宴会。邓小平致祝酒词,高度评价尼克松访华和上海公报的发表。这次接待福特访华,在毛直接指导和参与、邓小平具体负责下,取得了积极的、重要的成果。美方接受了中国坚持的条件:按“日本方式”即废约、撤军、断交三原则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并提出了中美明年之后建交的时间表;还就共同对付北方的社会帝国主义达成了口头协议。从表面看,福特访华连《公报》都没有发表,了解了双方会谈的经过,特别是毛会见福特时双方的交谈,就会毫不迟疑地肯定福特访华在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的积极意义。邓小平在祝酒词中也说:“这次两国带领人直接交换意见,有助于增进相互了解,有利于促进中美双方朝着上海公报指明的方向和目标作出努力。双方一致认为,上海公报是有历史意义的文件,是中美关系的基础。事实表明,它今天仍然是富有生命力的。”
1978:打破建交谈判僵局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从1978年7月5日,中美在北京举行两国关系正常化谈判的第一次会议。中方代表再次阐明关于建交的立场,即要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美国必须履行断交、废约、撤军三条件。在实现正常化之后,美国可与台湾保持民间交往,但美不应继续向台出售武器。如何解决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是中国的内正,别国无拳干涉。经过将近半年谈判,美国接受了中国的三个条件。不过,在台湾如何回归祖国的问题上,美国要求中国只能用和平方式,中国强调解决台湾问题的方式是中国的内正,不作出只能用和平方式的承诺,不放弃必要时使用武力;在出售武器给台湾的问题上,中国坚决反对中美关系正常化后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美国不肯让步。
1978年12月13日至15日,邓小平亲自同美国谈判代表伦纳德·伍德科克就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若干重大问题举行会谈。13日上午,邓小平在会谈中表示:基本同意美方起草的新的联合公报草案,但在公报中应重申反霸条款,以加重分量。同意在1979年1月1日发表公报和声明。同时针对新的联合公报草案中《台美共同防御条约》是“终止”而不是“废除”的说明,指出:我已经看过先前美方起草的公报,美台条约既然是一年后终止,那么一年之内是否仍然有效呢?并提出在“终止”期以前的一年里,美国不应该再向台湾地区出售武器。希望伍德科克先生能够理解对台军售问题是何等重要。强调:对台出售武器会破坏中国的和平统一。如果美国向台湾地区出售大量武器,就会增加冲突的危险性。14日下午,听取伍德科克关于提前宣布两国建交时间的说明,表示同意。
1978年12月16日,中国正*府发表声明,宣布:中国和美国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邓小平副总理应美国正*府邀请将于1979年1月对美国进行正式访问。同时重申: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解决台湾回归祖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方式,这完全是中国的内正。16日上午10时,华国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决定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外交关系。中国和美国在经历了二十多年的隔绝和对立之后,在1979年1月1日建立外交关系,使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78年1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历史性的大事》,高度评价中美建交。社论指出:中美两国关系的正常化,对于维护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全世界的和平与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中美建交不仅符合中美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利益,而且将受到全世界人民和一切爱好和平国家的欢迎。中美建交为进—步增进两国之间的良好关系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1979:邓小平访问美国中美关系进入广阔发展的新阶段
1979年1月1日,邓小平致电美国总统吉米·卡特,热烈祝贺中美两国建立外交关系并表示:我期待着本月底访美期间同阁下会晤,并把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带给美国人民。1979年1月28日至2月5日,邓小平和夫人卓琳应美国总统卡特和夫人的邀请,对美国进行正式友好访问。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年来中国带领人第一次访问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