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军的集团军,实是参考了苏军各军兵种编而成的经验,以及美国第1装甲师等重型师的长处后改编的。中央军(委)在1987年公布的《有关战役训练的若干规定》中,就是以上述比例和组成为基础的,着重强调提高机械化集团军快速机动部署能力,以适应现代化局部战争需要。而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陆军航空兵在经过充分论证研究和准备后,与逐渐成熟的直升机工业配合,在1988年首先在38军组成一个大队,配备约40架运输直升机,同年39、54军亦相继建成了陆航大队。至此,苏军孕育于30年代,在70年代逐渐推行的大纵深机动作战理论,以及美军孕育于70年代中期,在80年代中期逐渐落实执行的空地一体战理论,也开始在中国萌芽。
冷战结束后,防苏的战略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部分战术战法也变得不合时宜。特别是波斯湾战争中空地一体战得到实战检验,促使中国各军兵种痛定思痛,加快大幅改革步伐,过去仍寄望于数量优势加少量先进装备就能应付局部战争的想法,逐渐被加快发展和部署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共识所取代。再加上1992年邓小平南巡后的国内有利正治形势,高技术兵种得到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而38军当然是陆军中首先受惠的集团军。
二、38军的炮兵
目前中国陆军的火炮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像38军这种重点集团军全部火炮多达约700门,充分继承和发扬苏军的大炮兵主义,尤其是在空中支持火力还不十分发达的情况下不能说没有必要。38军的炮兵火力覆盖范围由前沿数百米至100公里不等,集团军属导弹旅的M-9和M-11战术弹道飞弹又把打击范围延伸到300至600公里的敌后纵深,程度上舒缓了空中支持火力的不足。现在该军所有炮兵团齐射一次火力投射总量可达30吨之多,起码相当于韩战末期的15倍,已达到今天美俄两军的一流水平,但在命中精度和弹种上与美军仍有些许差距,然而超过了俄军炮兵。在火炮自走化程度方面,该军炮兵团亦已追上俄军,大部分采用了83式和89式自走身管火炮,另外还有约180辆各型火箭炮可支持。在战时该军的炮兵旅/团能随时提供旺盛的随进弹幕和压制火力,火力强度约相当于邻近地区军队的2.5倍至5倍以上。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其炮兵已基本实现全团指挥自动化,C2系统已普及至单炮上,综合自动化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也在其它集团军之上。
三、38军装甲兵
继炮兵后,装甲兵是38军第二大技术兵种。90年代初整个集团军所拥有的战车数量即达800辆之以上,比整个成都军区的战车总和还要多,全部装甲车辆的数量超过1,260辆,加上新型装甲车辆快速取代老旧型号,其突击威力已相当惊人。近年的演习显示,该军每日最高推进速度可达到70公里以上,超过了俄军摩托化狙击师的水平。在年度战役演训中,装甲集群在陆空火力支持下插在入敌纵深向心突击瓦解对手,成为必修科目,在在显示美俄的空陆联合战法已深深植根于38军。由于言种演习规模宏大,每次都投入超过一个装甲师的兵力,故作战纵深超过了70年代方面军的水平,而攻击间距亦拉大到80公尺,以致攻击队形的作战纵深达到15公里。在80年代被解放军高层推崇备至,但自身仍未具备技术条件的苏军“在行进中变换队形并发起攻击”战法,90年代中期以后已成为38军的家常便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