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天地

 大伯并不是亲大伯,长父亲近20岁,出身于殷实之家,10岁丧父,由家里的长工------也就是我爷爷拉扯长大,1945年抗战胜利,大伯入洛阳复旦中学读书,1947年国共内战正酣,被征入邱行湘青年军206师服役,洛阳战役结束后被遣散回乡。

  大伯和王伯要了我 与大伯上下融动过程,1952年家乡土改,时任农会主席乃大伯远房堂兄,家境原本好过大伯,却被父子二人吸大烟卖了个精光,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常乞讨于邻舍。造化弄人,适逢改朝换代,此人善于钻营,摇身一变成为基层正拳一员,地位仅在土改工作队之下。

  当时大伯尚未婚娶,家中仅有母子二人,却有40多亩土地,够上地主标准,更有堂兄使坏,必欲置之绝境。爷爷忧心如焚,无奈之下,仗着三代赤贫长工身份,直奔县(市)正*府找到一位远房外甥------其人年龄与大伯相若,1946年投奔延安,家乡土改时已经任二区区长-----拳力应该不低于现在的副县(市)长。经区长通融,工作队手下留情,改划为富农。

  新正拳初建,百废待兴,大伯高中文化,当时算知识分子,经人举荐,到新乡一中学教书,前几年相安无事,1957年大鸣大放,校带领知大伯历史,点名要求他“交黑心,换红心”,大伯遂向檔交心,坦承当年参加三青团、青年军历史,以求洗心革面,痛改前非。不久风向陡变,反右开始,大伯自然在劫难逃,认领了一个右派名额,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初要求大伯“交黑心,换红心”的校长大人,也恭领了一顶右派帽子,和大伯一样被打发回乡下修理地

  戴顶右派帽子回乡下不久,大伯和第一个妻子离了婚,妻子带着女儿另嫁他人,大伯则和邻庄一个地主的女儿一起组成一个新的家庭,1958年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村子里支起小高炉大炼钢铁,将家家户户的铁锅、锄头、铁门栓都投进去化成一砣砣铁疙瘩,成熟的庄稼烂在地里无人收割,大伯毕竟是文化人,知道口号不能当饭吃,况且当时公社大食堂虽然免费,质量却是每况愈下,已经开始“瓜菜代”了,于是告别老母亲,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到新疆寻个活命,走后三个月不到,老母亲就饿死了。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