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是我为什么直接就放弃了县(市)城的在职老师进城考试而直接参加市里的全省联考。
我有孩子,没有时间给学生辅导。而且,在这种高压下不是说你有方法有耐心就可以的,对于大部分来说,是要进行题海战术。当然这种方法对数学考试有用,语文很难有作用。
语文老师要给学生补课,首先就得补拼音,因为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就有十二分。作文就更不要说了,除了给模板,没有其他方法。
所以很多人说中国的老师这个不好那个不好,只会把学生教笨,没有教师情怀。
我想,他是没有经历过每次去上班时孩子哭泣的凌迟;也不知道一纸正策就让一年白干的心酸。
对于我们普通人,只想有份工作,一家人好好在一起,陪着父母老去,陪着孩子长大。不过,一旦成为了乡镇老师,一家人在一起很难实现,基本上都是和孩子分离、和父母分离,也有很多夫妻分离。
为了消除这种分离,大家只得拼命抓成绩。争取早一点进城,早一点生活在一起。
05
有很多人说既然乡镇老师这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去考老师呢?直接不要去就好了。
不过很多人读的就是师范类学校,一开始的就业倾向就是当老师。而且,这种分离的焦虑一般是在孩子出生以后,没有结婚生子的人是很难体会的。
并不是,别人说两句就会信的。就像那句话说的,听过了太多的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在没有生孩子之前,在乡镇当老师并没有什么不好,孩子毕竟纯朴,吃住都在学校,网络、用水等都配备齐全。
也有人说买个车不就好了,每天来回。不过七点二十上早读,下午五点才下班,我在的乡镇回县(市)城要一个多小时,远的乡镇要两三个小时。而且路况也不是很好,每天来回并不安全。
06
前面说到好几次正策的问题,很多人不明白,正策有这么重要吗?好好抓成绩,好好看书不就行了。
这个也没错,不过很多时候一纸正策能让你连进门的资格都没有。我印象很深的有两次。
第一次是发生在我面试辅导班认识的女孩身上。她在我们邻县(市),招十八个在职老师,她排十九名,面试只要发到平均分差不多就可以上。
我们在辅导班的时候,还没有出资格复审的通知。当时我问她,如果你们县(市)里不放人怎么办?这样资格复审都过不了。
她想了想说,不至于吧,我工作七年了,应该要放吧。她也是因为要结婚了,老公在市里,所以很想考回来。
当时我们面试培训是四天,四千块,因为价格非常贵,所以大家都很拼命,常常是七点进教室,十二点才睡。一天都待在教室里试讲。
后来资格复审通知出来了,每个人都回教育局去开证明了。我是直接没办法就咬牙辞职了,当时是抱着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想法,大不了到时候随便找份事情做。
我和那个女孩约好一起去交材料,约好的前一天她打电话给我,用沙哑的声音说,县(市)里不放,辞职都不行,反正就是无论如何都不放。找了好多人,求了好多人,全家一起出动没有办法。
她哭着说,辞职都不让,我工作七年了呀!国家就算要求五年我都满了。而教育局给出的说法就是县(市)里出了正策只能考本县(市),其他地方一律不批。
后来,她就回去了。再后来,看到她怀孕生子,然后就是看书考试。过去已经四年,还在原来的乡镇。孩子半岁就断奶了,放在市里,公公婆婆带。
第二次是和我们同一批考进去的特岗老师,他本年参加了市里的教师招聘考试。
因为在职老师岗位竞争太激烈,他就考了应届生的岗位,打算到时候笔试成绩出来后去辞职,反正教龄职称什么的都不要了,只求能走。
六月底笔试成绩出来了,考得很前,基本上就是稳上了。他很淡定地去辞职,拿好辞职批复,就等着资格复审了。
往年很多同事都是这样做的,等于是重新来过。我们都在恭喜他了,基本上稳了。
不过,资格复审出来后傻眼了,文件上明确说辞职批复要四月份以前的日期,等于是在招考公告以前辞职才有效。
问题是,根本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辞职。这应该是市里和县(市)里商量好了,拦住那种辞职考试的人。
你看,很多时候一个文件就可以让你一切白费。当然,这个朋友并没有失去工作,还是回了原来的学校。他说,明年只能考在职老师这个岗位了。
我问他,还继续考啊?他无奈地笑笑说,不考怎么办?我们一家人分在三个地方,无路可走!
07
当然,现在国家正策确实越来越好,乡镇老师的补贴越来越多。在经济待遇方面好了很多,我2011年出来的时候工资是1440,现在很多还在原来学校的同事已经有三千左右了。虽然这个工资还是很低,两个月才能买一平米的房子。不过,确实比原来好了。
不过,只要教育、医疗等都集中在县(市)城;只要老师还是只能周末才能回家,这种白热化的考试就还会一直继续下去。
这几年县(市)城扩张很快,新建了很多学校,老师需求量很大,不过平均到每个乡镇,每年能走也就四五个人。有的学校,甚至一年一个都走不了。
过几年县(市)城老师趋于饱和,我很难想象竞争会多么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