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青报:面对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伤医事件层出不穷是否也给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带来一定困扰?
急诊科主任:这方面确实给不少医生带来了一定的心理压力。特别是表现在手术之前一些人会出现彻夜难眠的情况、术中更加紧张,术后甚至也会提心吊胆。尽管手术失败在医学上是很正常的情况,但在现在问题可能没有那么简单。
“过劳死”医护人员特点
1.年龄上以中青年为主:伴随着工作压力大、家庭负担重等问题,综合近年来的媒体报道,北青报记者发现,倒在工作岗位上的医护人员多数年龄在35岁至55岁之间。
2.重点科室的骨干力量:过度疲劳的情况在热门科室,医院重点学科方面尤为突出。其中又以急诊、外科、心内科、呼吸、消化、儿科、妇产科、神经、耳鼻喉等重点科室为“重灾区”。
3.对自身健康多有忽视:其中不少人由于工作业务繁忙,经常错过单位组.织的每年一次的体检,日常对稍有不适的感觉注意不够,往往一旦发病就无法挽回。
4.常见发病原因:多数是由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突发造成的心血管急症。
调查
“我相信每个医生都有过那种濒死的感觉”
“每周至少有1-2次上夜班,周末值班,加上门诊、查房、手术、写病历、写论文,甚至应付医药代表,我相信每个医生都有过那种濒死的感觉。”一位供职于某三甲医院耳鼻喉科的主任医师在接受采访时告诉北青报记者,医生工作压力大、负担重多年来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问题,但由于患者数量大、就诊条件有限等实际情况限制,仍然没有找到解决之道。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近半数医生每周至少要上一个夜班,八成*人中午休息不超过半个小时,甚至不少人午饭及午休时间只有10分钟。近八成医生每天工作8至12小时,几乎所有医生都曾连续工作24小时以上,半数人曾连续工作超过36小时,约有两成医生甚至曾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
同时,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医生的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据不完全统计,目前约有半数的医生都存在心血管疾病风险,35岁以上男性医生高血压患病率已是健康人群的两倍。
在采访中,不少医生都表示,目前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病已日益成为缠绕医生的“噩梦”。由于工作压力大,医患关系紧张,不少医生在手术前都会出现彻夜失眠的情况,长时间给身体带来极大负担。“30多岁就患上高血压,甚至头发也白了不少,这在医生中已经不少见了。”
同时,“医者不自医”的情况也给医生猝然倒下埋下了伏笔。据了解,目前多数医院每年都会为员工提供一次固定体检,然而由于工作特点,多数医生一旦错过就很少有机会再去补上。尽管身边的同事都是医学专家,但由于患者数量多,很多人不愿开口增加同事负担。“很少把自己的健康当回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