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一家辅导机构担任家教老师,有的时候也出去做私教,因为我工作比较敬业,我让年迈父亲尝了性好多的家长都争着让我去给他们的孩子辅导功课。那天有个学生自己来找我,说是自己的父亲让他来找自己的家教老师,我出于好奇,就先跟他聊了两句,才知道原来他是个半留守儿童。虽然他的家庭比较富裕,不过得到的爱却少之又少,他的父母都不太关心他,只知道拿钱来搪塞他,所以才养成了他学习不好的坏毛病。
因为同情心泛滥,我决定把其余的邀约全都推掉,只辅导他一个人,我希望给他一点爱。虽然他学习不好,不过脑子还是很聪明的,所以我一教就会,经过短短的几个月,他已经被我教的差不多了,成绩提升了一大半。他的父亲很高兴,回到家就约我见了面,说是要好好的感谢我。本来以为他就是一个有钱的商人,不过见面之后才知道这个男人很幽默,也很风趣。
因为这一次见面,我好像对他产生了深深的迷恋之情,我喜欢上了他,这个男人好像正是我要找的那个人。不过他有家庭,我不能这样做,所以我就将这份感情保存了起来。不过到了后来我才知道,原来他早就跟自己的妻子离婚了,因为两个人聚少离多,感情淡漠,所以离婚了。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突然变得非常高兴,因为我觉得自己又有机会了。
我要去跟他告白,告诉他我早就喜欢上他了,我要跟他在一起。可是我刚说了一句喜欢,那个人就拒绝我了,他说自己并不喜欢我,也不想耽误我,让我不要再为他着迷了,因为他比我大二十多,不值得我这样做。被拒绝以后我很伤心,不过无论怎样,我是不会放弃的,我就是喜欢他,也希望他能接受我,我要继续追求他,为了他我甘愿当一个后妈。
不知什么时候起,从西方飘来一个“父亲节”。一般的中国人只拿它当感恩节来过,多数声情并茂、渲染父亲无私的爱,把人感动个稀里哗啦完事儿。
要我说,这有点浅了。
整整100年前的1919,鲁迅先生写过一篇文章《我们现在怎样作父亲》,文章很长,大意是说“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然而鲁迅所处的是一个动荡变革、亟需冲破礼教、解放个性的时代,今天则是和平既久、享乐至上、青年人容易精神萎靡的电子时代。
为着传承中国式的人伦与价值,我们有必要在这个中西文化充分交流、交锋的时代,谈谈今天怎样做父亲。
抚养:尽我所能,而不倾其所有
生儿育女,说到底,就是生命之火的赓续。
看着你粉嫩的面庞,我对从天而降的“父亲”身份还真有几分不适应。随岁月的风蚀,你越来越有我的模样,我就想啊,即便我垂垂老矣,也将笑逐颜开。普天下做父母共同的心愿,是儿女胜过自己,过得比自己好。为了这个近乎自私、狭隘的朴素动机,为人父母者甘愿吃苦耐劳,默默付出,无怨无悔。
儒家讲“亲亲”,讲孝道,从家族的角度讲,我们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所以我会尽我最大努力,助你高飞。
孩子,当你呱呱坠地时,喜悦漫过心田,面对你这样一份“天赐大礼”,我能从莽夫硬汉变得柔肠百转。夜半时分,你的啼哭就是起床号。妈妈生你已经很辛苦了,起来为你冲奶粉,我自然义不容辞。可待我酣睡时,你却了无睡意,大眼睛瞪着天花板,手脚挥舞,大脚趾时不时能塞到我嘴里。
你的小脑瓜里装了那么多的疑问。你问我这是什么?我说这是麻雀。你问了23遍,我答了23遍,我都不知道哪儿来的耐心。
你跌跌撞撞学走路,我弯腰驼背扶着你,一天下来,腰已经不是自己的了。你学会了走路,又开始变懒耍赖,一出门就要抱,怎么办?放心!我有的是耐心,只要我还有力气,爹背你!
我不是王健林,但也不能让你饿着。
我不是李嘉诚,但也不能让你冻着。
你上学了,人家都忽悠说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于是家长们疯了似地报兴趣班、择校,不惜代价请客送礼,求人说话。
我却冷眼旁观,因为我知道哪有什么起跑线,我和你妈就是你的起跑线!你爷爷常说“吃饭穿衣量家当”,我懂得教育子女能改变家族命运,但也不能一口吃成胖子。放学接孩子,人家关心今天学什么了,考试成绩如何,我只问你这一天是否充实,快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