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奇闻

我第一次接触石库门是十年前的事。那时,皇家亚洲协会(Royal Asiatic Society)中国部上海分会前任主席彼得·希巴德(Peter Hibbard)带领我参观了外滩附近的一个里弄建筑群。

这里的建筑充满神秘色彩,但大部分却空闲而无人居住。徜徉其间时,希巴德告诉我说:“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80% 的上海人还居住在这种两层或者三层的石库门中。石库门的功能和封闭式小区很类似,是城市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还能在石库门的入口处看到负责看守的人。老上海的生活有一个本质特征:生活以水平方式铺开,人们的所有活动都发生在街头巷尾。”

虽然希巴德带领我参观的那些建筑已被从地图上抹去,但你仍可以去“新天地”领略一下石库门的风采。新天地位于黄浦区和徐汇区,里面有一片经过翻新改造的里弄建筑群。1943 年之前,新天地所在的区域属于法租界。兴业路 76 号和 78 号的老房子是当年中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地方。鉴于此,它们得以在拆迁改造中“幸存”下来。中一大召开的三十年后,它们被划定为历史保护建筑。当时,曾经还是私人住宅的房子已经变成了一家面条厂。如今人们将兴业路 76 号和 78 号改造成了博物馆,使其成为高端购物和娱乐区“新天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一大会址纪念馆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博物馆。在这里,中国产檔用非常传统的方式进行庆祝——历史人物蜡像陈列展。在这个狭小局促的联排房屋里,人们陈列了两位产国际的代表、十二位未来中的重要人物以及年仅二十七岁的毛的蜡像。通过一面喷漆的隔断,游客可以进入一间层高非常高的房间。在光滑的红色地板上,十二条凳子围绕在一张长桌前。桌子上还摆放着茶杯和一盒打开了的火柴。这样的布置还原了当年代表们仓促离开的场面。(因为警方密探的突然出现,中一大召开时在很短时间内就被迫终止。毛和其他代表在警察突袭之前便成功脱身。此后,他们转移至嘉兴南湖的一条渔船上继续开会。)

在新天地的弄堂里漫步,传统石库门的魅力随处可见。这些联排房屋由蓝灰色砖块砌成,深红色的门楣上雕刻有精致的图案。放眼一看,它们就好像是英国北部城市里成排工人住房的压缩版一样。石库门里的小巷很窄,有的只有八英尺宽(约合 2.4 米)。只有自行车和黄包车才能在这样的空间里穿梭自如,汽车根本无法进入。也正是因为这样,石库门才成为饱受交通拥堵之苦市中心区域的一片安静绿洲。

最早的石库门出现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实际上,大多数石库门都是由西方人开发建造的。那时候,石库门的作用是给从乡下逃避洪灾、饥荒和动荡而来到上海的富裕家庭提供落脚之地。负责建造石库门的本地承包商采用了传统的四合院式室内布局和充满上海特色的本地装饰式样。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