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怎么不注意看黑板?上课怎么不发言?做作业速度是不是太慢?主动复习的时间安排是不是太短?到中学了书包怎么还乱七八糟?脸怎么没洗干净?牙怎么那么黄?生活的不自理怎么能做到学习自理?” 焦虑和恐惧充斥我身心。于是,我催促、提醒、讲道理、指责、埋怨、提要求等等。
错误的方法强化了孩子的缺点,催化了孩子的逆反。初二,迷上了网络,开始和妈妈、老师对抗,
和老师对抗的原因恐怕是发泄对我的不满,他认为老师是我的代言人。现在,他遇到问题,能逃则逃,无法躲避,就和妈妈老师发脾气。甚至老师一声轻轻的提醒他都认为是一种指责。
三、长期用嘴培养责任,忽视了孩子的体验、经历,方法错误
从内心讲,我非常重视孩子责任心的培养。遗憾的是我采用的方法竟然是“要求、表扬、批评、讲道理“没有给孩子留下犯错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孩子没按大人的要求,就指责埋怨。现在孩子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书包、书桌整日乱糟糟的,甚至连刷牙洗脸都要催促。学习上就更谈不上责任心了。作业想做就做,不想做或稍有难度,感觉需时较长的作业就不做。妈妈问起,就糊弄妈妈,一旦追究,就恼羞成怒大发雷霆。(郑(委)老师:我相信这个孩子是爱妈妈的,孩子叛逆的不是父母,而是父母不良的管教行为和方法!)
8/12 首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