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奇闻
现在想来,孩子当时多(委)屈呀,他就是想让小朋友多玩一会儿,只不过采取了一个错误的方式而已可恶的妈妈根本不懂得和孩子共情,同理,疗伤,一味地站在自己的角度指责孩子,拯救自己的面子,还怪孩子冲动、偏激、执拗,是妈妈给孩子贴了负标签。十四年了,我和儿子的冲突多属此种类型。

 

    2、 不了解孩子的性格特征,用错误的方法教育孩子

     一次,妈妈叫床稍稍晚了几分钟,孩子大哭大闹,非说上课迟到了,逼妈妈送他上学,给老师讲情。其实,如果他稍稍放快些脚步,上课根本不晚。我一下子火了,先是批评他自己起床晚,又教育他自己的事情自己承担,妈妈绝不包办,我坚决不送。结果孩子带着对妈妈的怨恨无奈地走了。如果当时认识郑(委)老师,我会这样处理:先理解孩子有上进心,不想迟到,又爱面子,自尊心强,帮助他支持他答应他的请求,晚上回家后,就要和孩子约定起床的事情,强调今后妈妈不再包办。(郑(委)老师:对不怕孩子犯错,犯错后使用ABC原则)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