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台母亲”强化了兴奋与挫折的经验
W小姐在成年时期,有很严重的情感困扰,她觉得自己谈恋爱时,总是“太过”轰轰烈烈:感情正热时浓情蜜意,感情受挫时简直想从悬崖边跳下去。回溯她的童年经验,记忆里有一个极端情绪化的母亲。
约莫在W小姐四五岁的时候,母亲买了一台钢琴当作她的生日礼物,并且送她去学钢琴。学琴的第一天回到家,妈妈热切地问:“我的宝贝今天琴学得怎么样啊?弹给妈妈听!”W用她小小的手,笨拙地敲打键盘,谁知手指才滑过几个音,母亲的掌声就响起:“哎呀!我的女儿好棒!我的女儿怎么这么厉害,一定是未来的钢琴家。”W很不好意思,但母亲的热情让她血液沸腾,有一种莫名的兴奋感。这是爱,是肯定,是一种童年的高*潮。
下一周,刚上完钢琴课的W才进家门,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琴盖敲打琴键,召唤前一周美好的兴奋经验。谁知,当她手指才滑过几个琴键,母亲就皱起眉头说:“你怎么这么吵啊!没看到妈妈在忙吗?妈妈让你去学琴就是为了回来吵妈妈的吗?你这个小孩怎么这么不懂事!”W瞬间从期待坠落谷底,沮丧地回到房间,把钢琴课本丢在地上踩踏。这是讨厌、否定的情绪,也是童年的挫折。
又过了一周,W学完钢琴回家,忐忑不安,经过母亲身边时不断犹豫:弹还是不弹?此时,母亲说话了:“哎,回家怎么都没有叫妈妈呢?怎么学完琴也没跟妈妈说今天学得怎么样?”
W终于在母亲反反复复、阴情不定的情绪化中濒临崩溃。兴奋和挫败的情感不断交错,这种忧喜参杂、缺乏逻辑的焦虑感,让她不知不觉地染上了咬嘴唇的习惯(把情绪吞回心里)。成年后,这种习惯逐渐转变为与伴侣的唇枪舌战,以及对吃的渴望。
“气象台母亲”带给孩子双重束缚
“气象台母亲”对孩子最大的心理破坏是:她们制造了一种“双重束缚”的情感,一下让孩子觉得被爱,一下又让孩子觉得自己被讨厌。在这种情感的夹击下,孩子会变得想讨好别人(当他们期待兴奋性情感出现时),或者变得叛逆不易亲近(当他们预期挫败性情感会出现时)。追根究底,是因为他们已经无法信任别人,也不再相信自己对情感最直接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