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英就香港回归问题谈判前景未明,香港资本市场悲观氛围浓郁。英资“置地”集团着急出售“港灯”,李嘉诚此时入手34%的港灯股拳。几个月后,股价回升,李嘉诚成功套现二十多亿港元,同时也以此为契机将业务拓展至公用事业。
十年前,许多业内人士对李嘉诚的欧洲3G电讯业的估值极低,甚至有分析师嘲笑他的“Three G”为“Free G”。不过2015年的和黄将意大利的移动业务合并,交易价值竟高达218亿欧元。
李嘉诚采取“人弃我取”的投资策略并非只是肤浅的想要哪个便宜买哪个,而是在审时度势后看好资产的发展前景,在最合适的时机入手,在众人非议中耐心等待,才能领先众人几百亿个小目标。
试想,在上述的任何一个案例中,若是李嘉诚沉不住气,提早脱手,那些帮助他成为亿万富翁的垫脚石很有可能就成了分文不值的烫手山芋。
对冲减风险
2016年英国宣布脱欧后,被称“买了大半个英国”的李嘉诚成了最“受伤”的华人。其旗下上市公司股价接连受挫。4家公司的市值在两个交易日累计蒸发714亿港元。
不过其实,李嘉诚早有准备。
截至2015底,长和银行及其他债务总额为2,876亿港元,其中英镑占25%、欧元占25%、美元占比最多达36%,港元及其他货币同为7%。长和财务报表以港元计算入账,英镑贬值,英国业务所带来的盈利贡献兑换成港元,变相减少,但只要有相当大负债以英镑计价,长和实际要缴付的债务及利息将大幅减少,汇兑损失,随时变成汇兑收益。
而在本年,世界正局不明朗。土耳其修宪公投、法国大选、韩国大选、美俄关系变化等都对世界资产布局存在潜在的影响,对汇率的影响也极大。李嘉诚在本年还配置了一部分资产在黄金上,相信一定程度也是出于对冲部分货币贬值风险的角度。
正所谓“创业容易守业难”。抄底是“攻”,对冲是“守”。“李超人”不仅能攻,也时时注意守。“攻守结合”才是真正的致富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