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又称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和办公的地方,其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动用人30余万人力,耗时14年修建而成。
毛主席对故宫有着特殊的感情,早在1919年,毛和湖南人民代表团一起到北京,宣传进步思想,声讨湖南军阀张敬尧,当时毛就住在紫禁城脚下的福佑寺。
故宫作为庞大而古老的建筑,毛主席在战时就意识到了对其进行保护,在1948年12月,围困北平城时,毛主席就曾亲笔给平津战役总前(委)起草电报,嘱咐要保护文物古迹。
1949年1月16日,毛主席再次起草电报,指示要保护好北平的文化古迹,幸好后来北平和平解放,避免了炮火的损毁,城中的文物丝毫没有得到破坏。
然而,3月25日,毛主席等带领人进入北平后,在选择临时办公地点时,选择了位于西郊的香山,后来在选择中央驻地时,也有许多争论,最后是毛主席拍板,选择中南海。
这就令人感到奇怪了,既然毛主席对故宫有着特殊的感情,为什么不选择故宫呢?故宫有宫殿房间9000多间,而且里面还有大量的艺术品,但毛主席没有选择故宫。
毛主席不仅没有选择在故宫居住办公,甚至一生都没有进过故宫,仅到过故宫城墙三次,分别是1954年4月18日下午、4月20日下午、4月21日下午。
三次都是到故宫城墙,三次行走的路线加在一起,是绕了城墙一周,期间也没有太多的随行人员,只有负责安保的罗瑞卿和故宫保卫科长韩炳文两人陪着。
期间还留了一张照片,毛主席坐在马扎上,愉快的聊着天,而毛主席之所走完了故宫的城墙也不入故宫,自然是具有告别时代的意义,也有破除封建的含义。
至于毛主席为什么死后也不进八宝山,是因为在1956年4月期间,毛主席、朱德等带领人,带头签了火葬倡议书,同意死后遗体火化。
然而,毛主席去世时,由于情况特殊,遗体没有进行火化,而是保存在了毛主席纪念堂。
参考资料《故宫博物院八十年》
对于当时的办公地点,人们也是提出很多项的建议。其中最为典型的一处就是故宫,经过一番的商量之后,毛主席最后还是选择了故宫旁边的中南海。当时为何不选择人气最高的故宫作为办公地点呢?要知道故宫不论在面积还是环境上,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除此之外,故宫中还有着大量的珍贵历史文物,这里的珍藏也是史上绝无仅有的。
1956年4月,毛主席也来到了故宫,不过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来到这里了。不过这三次的故宫之旅,毛主席重来没有踏进内室参观过一眼,一直只是在远处的城墙上观望片刻。据说当时与毛主席同行的人员只有罗瑞卿和故宫的负责人韩炳文,而毛主席的三次出游故宫正好算下来时环绕故宫走了一圈。
在之前打算进攻北京的那一刻,毛主席曾发表了一份关于故宫的声明,中间提出:“要攻打北京必须做足了详细的计划安排,比如哪些地方可以攻打,哪些地方不行,必须按照计划严格执行”。
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随后关于北平的规划也逐步的开展起来,不过对于故宫,毛主席终生不想进入,其实就是想要告别过去的旧时代,破除陈旧的封建观念。除此之外,在毛主席去世之后,他也没有选择入藏八宝山革.命公墓。早在1956年的时候毛主席等国家带领人就带头执行火葬,而且还有一份火葬的协议,所以后来中央的各位带领人去世之后,全部进行了火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