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瓦连尼科夫大将当时被从阿富汗战场召回,担任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抢险总指挥。
苏军工程兵部队和石油工业部的钻井专家使用石油钻机在反应堆侧面钻向地下,每天向地下注入25吨液氮,使得反应堆地下土壤冻结在零下100摄氏度,避免反应堆堆芯熔融物不断沉降,从而污染地下水。
苏军还组.织了规模浩大的水利防护工程,修筑了130多条堤坝以保护1500平方公里范围全部河流,避免放射性尘埃随雨水流入普里皮亚季河危及下游第聂伯河腹地。
事后估计,爆炸瞬间约有6吨核燃料和50吨核沾染物质化作烟尘进入大气层,另有70吨核燃料和900吨炽热的石墨崩溅到反应堆周围,引起的大火用了10天才扑灭。
参与抢险救援的工程人员。
军用直升机群进行“自杀式”抢救
为了封闭爆炸后呈现暴露式的反应堆,苏军采用了“自杀式”的抢救方式,4月27日,苏联空军对切尔诺贝利厂区和周围进行了详细的勘测,绘制出了向反应堆投掷覆盖物的作业图。4月27日,45架直升机向核电站4号机组投放了65吨覆盖材料,不过还不能完成覆盖反应堆。从28日以后,苏联空军增派80架米-6、米-8直升机,几乎无任何防护装置的飞行员驾驶着直升机反复穿梭在反应堆上空,先后飞行3000架次,将5000吨碳化硼、沙子和铅粉的混合物投进反应堆的开口。
堵住核岛后,地面部队用上万吨的混凝土将4号机组完全封闭,成为一座“石棺”。在石棺最后合拢时,需要吊放安装35吨重的顶盖,而现场救援的8架米-6型重型直升机的最大吊挂能力只有12吨。
米8直升机从还冒着烟的反应堆开口上空飞过。
为此,苏联空军紧急命令数百公里外的顿河畔罗斯托夫直升机制造厂进行救援,此时该厂刚刚定型了世界上最大的重型直升机——米-26,但米-26的最大起吊能力是20吨,为此研究人员拆掉了这架全新的米-26直升机上面一切可以拆掉的设备和附件,由该型直升机的首席试飞员安纳托利·格里先科驾驶完成了任务。
米-26直升机的另一位首席试飞员卡拉佩田则执行了吊装空气压缩机的艰巨任务,这台巨型空气压缩机是个6米长、6米宽、6米高的正方体,重达20吨。在吊装空气压缩机时,由于吊放高度较小,直升机主旋翼旋转产生的下洗气流,强度极大,激起地面上的放射性尘埃,使卡拉佩田受到核沾染,这位英雄于1990年死于白血病。在他死后,俄罗斯正*府为他追授了“俄罗斯英雄”称号。
米26重型直升机往反应堆开口投放砂子。
由于卡莫夫直升机的共轴式双旋翼很适合吊装作业,苏联卡莫夫直升机设计局也参与了救援行动,卡莫夫设计局首席试飞员穆克尔.梅尔努科,在整个事故抢险中*共飞行了46个架次52小时,其中最重要的一次是驾驶卡莫夫直升机吊放安装一根18米长的巨大探针到被毁反应堆堆芯,三次空中吊放尝试才获得成功,为此他获得苏联英雄称号。
苏联军队先后有24万人参加了切尔诺贝利事故现场的抢险工作。至1986年12月,在4号反应堆上建成了“石棺”,封闭住事故现场。
由于从来没有遇见过如此严重的核事故,而且苏联军方几乎没进行过防辐射方面的训练,因此,负责空投的直升机没有采取任何防辐射措施,每一次从反应堆上方飞过,飞行员都受到一次大剂量的辐射照射,很多人因此患上了慢性辐射病。
沾染了核辐射而报废的直升机,仅图中就有6架米6和2架米8直升机。
只有土办法防辐射——让士兵不停抽烟
地面部队唯一的装备就是口罩。口罩可以防止放射性尘埃被吸入肺部,造成体内污染和无法去除的放射性。不过,没有东西能够阻挡无处不在的强辐射射线,他们因此也受到了严重的辐射照射。
救援现场的唯一土办法是让士兵不停地抽烟,因为据说香烟的烟粒子能够吸附一些进入肺里的碘同位素,再一起被呼出来,多少能够减少通过空气产生的核沾染。
这些英勇的军人和工人,就在缺乏防护的情况下参与救援,与裸露无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