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对于电影人,还是诸如华谊这样的电影制作公司,2017年果真会让国产电影实现翻盘么?
华谊业绩下滑,“去电影化”后的“后遗症”?
去年,冯小刚所执导的《我不是潘金莲》上映首日,冯小刚就手撕万达引起广泛关注。虽然作为导演,遭遇不公奋起“反抗”并无不妥,不过从种种表现和冯小刚最终透露,华谊老总去给王健林道歉看来,华谊被掐住了“命脉”。
对于华谊来说,其真正发家在电影制作和明星孵化,院线布局一直是较大的弱点。后来叶宁跳槽至华谊,从华谊的角度来说或许也是看中叶宁在万达发行中所扮演的“指挥者”角色。在《我不是潘金莲》之前,华谊已经有多部影片遭遇了排片欺压。可以看出,万达正是找准了华谊的痛点疯狂打击,而对于华谊来说,发行的疲软让其哑口无言。冯小刚的愤怒并未解决任何问题,反而可能让华谊之后的影片面临同样的遭遇。
在华谊发布的年报中,对于业绩下滑,华谊兄弟归因于整体市场环境与电影业务表现不佳。CEO王中磊曾在2016年底给员工的公开信中表示:“本年无论是单片票房还是市场占有率都有明显退步。”
公告显示,2016年华谊兄弟影视板块收入占总收入的73.12%。影视娱乐板块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相比减少9.56%。根据公告,2016年华谊兄弟国内票房为31亿元,主要影片包括《我不是潘金莲》、《罗曼蒂克消亡史》、《魔兽》等,除去参投影片《魔兽》带来的15亿元票房,其余几部影片票房相加仅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