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跟朋友在一起也是一种孤独。不过这种孤独更美好,会比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自如。
因为真正的朋友全然不设防。
13、朋友是奢侈品,奢侈的东西都是不实用的东西。这种东西拥有了就该满足。因为,它除了友情,什么也不能给你。
14、朋友不是附庸,不会只有赞同、妥协。朋友在现实中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15、有些所谓的倾诉、出气筒,都是语言baoli。不该以“这是对朋友的信任”为借口。这是对朋友的滥用。朋友不该承担这种宣泄。soulmate是灵魂上的一体,他不该承担我的琐事。
16、朋友应该是无用的(此处的“用”指利用)。和他在一起的时候就会感到自由自在。执手相看无语,却心事了然。
17、真正的朋友之间不是常联系也没有关系,隔上两三年,电话那头的人好像从来没有离开过。需要经常联系才能维护的所谓“友情”是不牢靠的,因为一旦不联系,他们会断。(从来也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18、两个戴着面具的人就不用做朋友了。
19、人和人之间要保持距离,距离产生美。靠得太近,我们就会看见对方越多的缺点。两块石头投入水里,太近水波就越会相互干扰。
20、人对最亲近的人最残忍,因为太接近,往往看不到对方点点滴滴的优点。21、当我看不见所有人的时候,我对他们产生了一种精神上的凝望,这种凝望叫做思念。22、周围的人太多,于是我们对人群淡漠。我们很多人喜欢旅行,是为什么?因为我们是希望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去自我放逐一下。我们为什么要避开别人?因为孤独者即有趣者。孤独是自我寻乐的消遣方式。
复旦大学陈果老师是怎样一个人?这已经成为《知乎》上的一道问答题。
陈果,复旦大学哲学系博士,一名“80后”思正老师,被学生们冠以“思正女神”、“模特姐姐”、“复旦北区三宝之一”等名号。身高超过1米7,衣着时尚,偶尔还客串一把杂志平面模特的她,讲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硬是把学生们最初以为是可以被用来补睡个回笼觉的一堂课讲得活色生香,以至于课程太“潮”而让学生们放下了手机,抬起了头,不知不觉融入其中。
课程像一碗温暖的“心灵鸡汤”
这是怎样的一堂课呢?“简而言之,就是精神财富的分享。里面对孤独的认识、朋友的定义、自我的关爱、对他人的关爱。观点极具教养,让你看到一个人之为人的美之所在。”这是一位学生的分享。
“上大学前,我觉得上这种课是一种煎熬,经常听得昏昏欲睡,但陈老师上得文采飞扬同时又言之有物,就像一碗‘心灵鸡汤’,让人内心温暖而丰富。”这是另一位学生的课后感。
能把学生们从网络、手机、朋友圈里的精彩世界里拉出来,这在陈果来看,某种程度上看,的确堪称一种“胜利”。更重要的是,在课堂上,从学生的眼神、表情里她能感受到学生们对问题的思考和回应,也因此,她每周会收到几封甚至是十几封来自学生的邮件,探讨关于人生、生命等话题。在校园里,陈果偶尔还会被天真烂漫的学生们“拦截”,面对面答疑解惑。
如今,陈果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有两种授课方式:传统的实体课,以及慕课课程。后者由以复旦大学为主导的多所高校共建,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国希担任总策划,10多位名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并起用年轻优秀教师讲课,让思正课程形成“翻转课堂”,被学子誉为第一堂“人生基础课”。陈果基本每两周会抛出了个颇有争议性的话题,供学生们共同讨论。
解惑关心真正困扰学生的问题
“有人说,恶人不只是坏人做坏事,更加是好人不作为。那么,对空有善心却无善行的人来说,究竟是什么阻止了善行?”在最近的一次课堂上,陈果给出这样的问题。
现场,同学们从外因和内因等不同层面予以剖析。随着问题越辩越明,学生们谈及,从不行善,就不能算真正有善意,没有行动支持的所谓善心何尝不是一种自欺。最终他们得出结论:每个人应更诚实地对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