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娱乐新闻

  西南联大的茅草屋与图书馆

  他们明白:祖国现在需要的不是建设,而是救国!

  在昆明西南联大昔日的校园里,有一块纪念碑,上面雕刻着西南联大,自抗战以来832名从军学生的名字,其中14名为国捐躯。

  而西南联大8年来,累积学生人数不过8000人,也就是说每十个学生里就有一位投笔从戎。

  我想沈崇诲是想投身救国事业的,母亲陈氏也真的劝过他。

  我怕你……还没想好要怎么过好这一生,命就没了……

  世家夫人的优雅,慈母的为儿心切,在软软的粤语里,像涓涓溪水,流进心田。

  面对母亲的劝阻,沈崇诲真的动摇了。

  大学毕业后,沈崇诲去了内蒙,志在开发塞外。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步步紧逼华北,沈崇诲扪心自问:如果国家亡了,那塞外建设还有什么意义?

  于是沈崇诲瞒着母亲,放弃了绥远优渥的工作,从内蒙赶回北平,正逢中央航空学校(杭州笕桥航校)在北平招学员。

  沈崇诲果断报名,顺利成为第三期轰炸科学员,毕业后留校任教人。

  空军救国,是沈崇诲的信念。

  救国莫急于防空。吾辈今后当翱翔碧空,与日寇争一短长,方能雪耻复仇也。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于是满腹经纶,前途无量的大好青年,在国家危难时刻,脱下长袍换戎装。

  弃笔从戎,奔赴沙场。

  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上海,8月19日凌晨,沈崇诲再次奉命轰炸敌舰,适遇敌战斗机袭击南京、杭州。

  其护航战斗机被迫应敌,遂在无战斗机护航的情况下,与第九中队飞行员升空执行任务。

  沈崇诲飞临军舰时,所驾飞机突然发生故障,尾部冒出浓烟,速度减慢,脱离战斗队形。

  此时,日军旗舰“出云号”正指挥航队与中国空军激战。

  沈崇诲见此景,破釜沉舟,遂与同机的陈锡纯,高喊着校园篆刻在石头上的誓言: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接着便义无反顾地撞向敌舰,壮烈牺牲,时年二十七岁,陈锡纯时年二十二岁。

  沈崇诲进入学校的遗诗写着:从来征战无归日,两鬓斑斑血染红,令人潸然泪下。

  在清华大学的人网上,如今是这样介绍沈崇诲的: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