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国营企业统购统销,其实仅仅相当于一个国家的生产车间,不需要任何销售人员,所以它也没有赢利冲动,而不是像现在的国企那样,自负盈亏。它可以根本就不考虑什么盈亏,不考虑什么利润,只是专心生产国家下达的疫苗任务就行了。对于带领和员工,工资都是国家说了算,国家下达的指标多,企业生产的多,你拿这些钱;国家下达的指标少,企业生产的少,你还是拿这些钱,只要合规生产,别出事就行。
如果有年轻的知友没法想象国营企业是个什么东西,可以近似地想一下“造币厂”这样的机构。造币厂自身不需要有赢利冲动,国家说印多少钱就印多少,印了的钱国家统一拿走。
有知友以为这样的国营企业不能创新,其实不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造币技术也是与时俱进的,并没有停留在几十年前。
在昨天那篇文章中提到过,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营企业在创新层面上的问题不是不能创新,而是由于没有市场的反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上创新。而在不需要市场反馈的领域,或者某个领域本身的特点就是市场反馈比较弱的时候(例如疫苗领域),国营企业的这个弱点就不存在了。
有的知友说,长生事件主要是监管的问题,是监管不严,这话本身也对,监管本身可以类比于警察巡逻,警察巡逻频繁,犯罪率就可能会下降;而疫苗国营化则相当于消除犯罪动机,后者是更根本的层面,毕竟警察也可能百密一疏,也可能疲于防范,也可能被犯罪分子收买成为保护伞,而如果在制度层面让大家都没有犯罪的冲动,这显然是更好的做法。
当然,在实际中,二者可以结合使用,既改善环境消除犯罪动机,警察又不断巡逻,并不矛盾,效果更好。
有的知友又说了,那街边的小吃店还可能吃了拉肚子呢,也算危害人民健康啊,按你这逻辑,是不是所有的餐饮业也要统购统销、搞国营化?
这就牵出了另外一个问题,计划和市场,到底应该如何划分界限?它们的合理边界应该在什么地方?
我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意味着,我们是以市场为主,而这样做是有原因的:
1、市场反馈信号强烈的,更适合市场化。
比如昨天文中讨论的手机,一款手机出来之后,做工好不好,有没有什么炫酷的新功能,待机时间长不长,屏幕大不大,性价比高不高……这些很快就能被消费者感知,被各种评测文章覆盖,很快就可以传导到销售业绩上,好不好大家很快就有个评价,这就叫市场反馈信号强烈,不好的产品市场很快就可以抛弃它。
大多数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的消费类产品都属于这一类。比如餐饮、服装、电子产品、玩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