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可以查看儿童预防接种证上的百白破疫苗接种记录,与公布的疫苗生产企业和批号进行对照,判断是否接种了相应批号的不合格百白破疫苗。也可以咨询接种单位,由接种单位协助查询所接种百白破疫苗的批号,判断是否接种了相应批号的不合格百白破疫苗。还可以拨打12320卫生热线咨询。
公司只有25名销售人员,一年却能发生5.83亿元的销售费用,生产问题疫苗、触犯众怒的长生生物(002680.SZ)究竟有何不为人知的“神通”?
“强大”的销售体系
在2017年的年报中,长生生物给自己的行业定为是——国内自营疫苗产品品类最为丰富的民营企业,核心子公司长春长生目前在售的有冻干水痘减毒活疫苗、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细胞)、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ACYW135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6种疫苗产品。
一个现实是,目前在这6种疫苗中,狂犬疫苗和百白破两大产品已被钉上造假“原罪”。
2017年全年,长生生物的销售费用达到5.83亿元,相比2016年的2.31亿元增幅达到1.52倍。对于畸高的销售费用增长,长生生物的解释是:营销模式受疫苗流通条例影响推广费、市场服务费、会议费和运输费增加所致。
第一财经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在长生生物上述5.83亿元的销售费用中,推广服务费占了绝大部分,超过4.42亿元,是总销售费用的75.95%。
熟悉长生生物的医药人士对这家公司的销售用了六个字描述——胆子大,路子野。
销售也被长生生物作为作为重点优势写在年报里。长生生物称,子公司长春长生通过推广服务团队将产品销售给疾控中心,部分出口。“长春长生强大的境内外销售体系,一方面可以不断推进现有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可以为疫苗新产品的市场开拓提供有力的销售支撑。”对于公司的销售路子,长春长生显得志得意满,称“将继续通过募集资金,进一步优化现有的销售体系,进一步提升公司的营销优势”。
但该公司仅25人的销售团队,有何逻辑自言强大?
“这个(销售费用)几乎是行业内的潜规则了。”某知情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解释,自2016年山东疫苗事件后,国内疫苗管控更趋严格,国家对疫苗企业实行“一票制”。过滤层层经销环节,要求从企业到县(市)级疾控中心,只能开一张增值税发泡。
“原来在这里面是有几道经销商或者代理商的,大家各做各的,最后层层发到终端渠道。对于长生而言不需要去管中间渠道,比如当时长生疫苗可以80块一针出厂,而后100块到第一批中间商,再120块到第二批·····最终200块到达终端的疾控中心,对于公司(长生)而言,可以直接确认80块的收入,(过程中的销售)费用由经销商自己处理。”该人士对记者介绍。
2016年国家颁布《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后,疫苗经销商的销售资质被取消,但实际上经销商并未真正消失,而是成为了具备资质的经营推广商,而长生生物的巨额销售费用中,就包含了他们的利益。
“实际上原来的一批二批三批(中间商)还在那里,而且疾控中心的利益,各种或明或暗的费用还是要给,不同之外在于销售费用现在直接体现在了账面上。这导致长生原来80块钱出厂的一针,200块直接开到终端疾控中心,原来留给渠道的120块(差价)包含在发泡里,但这块并不属于长生,还是要还给中间渠道。”资深业内人士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最终“还给”中间渠道的巨额费用将进入财报中的“其他应付”科目,最终回流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