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来看看当时中国的科技水平。中国在公元前5世纪就开始普遍用铁了,而到了西汉,铁制农具普及,用牛拉犁则给中国带来了一场农业革.命。于是,华北更多土地被开垦,加上大规模灌溉技术,使谷物产量大幅提高。另外,西汉蚕丝业也很发达,中国丝绸已经传到了罗马。以深耕细作为代表的中国农业技术、丝绸、铁器,都处于当时世界遥遥领先的水平。
42.西汉农业科技水平的高超可以用人口数量来证明。一般而言,只有解决了粮食问题,才会出现人**炸。中国宋代引入一年两、三熟的占城稻和英国16世纪中引入马铃薯后出现的人**炸就是例子。西汉人口在公元元年迅速达到6000万左右,而同时代的古罗马屋大维时期,却仅有400多万人。疆域面积为西汉一半,人口却仅有其十几分之一,这至少可以证明其农业远远不如西汉!
43.正式形成不久的大一统体制,其实其基础还远远不够扎实,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尤其迫切的是完整的大一统意识形态的建构。我们都知道,很多民族都有信仰,唯独中国人没有。关于信仰,古罗马基督教领袖德尔图良说过一句透彻至极的话:正因为荒谬,我才信仰。那么人为什么需要信仰?为了安顿灵魂,为了解决命运、前途问题。一句话,为了心安。
45.我们说中国人没有信仰,指的是我们不信仰宗教。不过,任何一个民族却都必须有自己的信念----核心价值观!否则它将难以立足。被古代中国人尊奉了2000年的核心价值观即将亮相,他是由伟大的思想家董仲舒在其巨著《春秋繁露》中提出来的,可以简单概括为“三纲五常”、“天人合一”。顺便提一句:董仲舒的价值被极大低估,因为古代中国被极大低估了!
46.”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中华国两千年,之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处于安定团结的状态,就靠这四个字来维持。先说“五常”。传统中国把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视为最重要的人际关系,儒家称为五伦。而“五常”义为五种恒久不变的行为准则,孟子认为它们都源于人性,就在人心之中。
47.比如,仁就是恻隐之心,义就是羞恶之心,礼就是恭敬之心,智就是是非之心。中国人对“五常”的追求,可谓几千年如一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这样的成语几乎尽人皆知。“五常”来自于人性,不过“三纲”却没有人性依据。然而对于国,“三纲”显然更重要。只有确立了“三纲”,国的统治才会坚如磐石。这个使命就落到了董仲舒身上。他应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