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历史文化

  诚如参与三峡等多个水利枢纽建设的陈祖煜院士所言:“无论是"反坝主义者",还是"建坝主义者",只要遵循科学的发展观,实事求是地开展调查和研究,是可以找到共同语言的。不过那种罗织、放大、编造大坝的缺点,再予以夸大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除了在发电、航运、防洪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外,三峡工程还能够优化水资源的调度。但更重要的是,三峡工程与此前建设与之配套的葛洲坝工程,实现了中国水电水利技术的跨越式发展,培养了大量水利水电人才。经历了命途多舛三峡工程之后,在新世纪,中国陆续在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岷江、乌江建设了成规模阶梯开发的大型水利枢纽,包括世界最高的大坝(拱坝)——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面板堆石坝——水布垭水电站大坝等,在工程难度上甚至不输于三峡。三峡建设者们在金沙江上兴建的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四座水电站,装机容量相加起来又是两座新的三峡。

  新三峡美景依旧图/黄正平

  你也许不知道,尽管三峡于2003年开始蓄水,2006年大坝落成,2010年开始蓄水至175米,但这座由全国人大批准建设的伟大工程至今仍处于实验性运行阶段。

  一般来说,我国的水利工程在建设完成后经过半年至一年(即经过一个汛期)运行后,即可进行验收。但对三峡这样的万年工程,国家抱着明显的审慎态度。在大坝落成后十多年的今天,国务院终于对三峡开展了整体竣工验收,待验收通过便会进入正式运行。过去数十年来,三峡论证与建设过程中的种种激烈交锋,三峡到底是“利国利民”、还是“祸国殃民”,或许可以从这十多年的运行中得出一个阶段性的结论。

  正如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反坝派文集《长江、长江:三峡工程论争》中指出的那样,“三峡工程,是上,还是不上?显然主要是一个科学论证问题。”在可以追溯到50年代的三峡工程存废之争中,正反双方均提出了种种观点,并给出了各自的论证。正方认为,三峡工程将有三大主要贡献,为:向华中、华东和川东地区供电;显著改善川江的通航条件;解决长江中下游、特别是荆江河段的防洪。反方则认为:三峡工程所提供的电力少且贵;大坝导致的淤积将堵塞重庆港,乃至洪水将淹没江津合川的田地;防洪效益有限。

  科学的精髓在于实证。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各有各的逻辑与证据。但真正评判谁对谁错,依赖的不是言辞,而是事实。在三峡运行十多年之今日,让我们以《可行性研究报告》与黄万里先生的建言作为正反方的代表,回头再看双方当年的争辩,用事实来判断当年断言的孰真孰伪。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