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家长在教育子女上陷入困惑,甚至百思不得其解。其实,这里不仅有方法上的问题,也有家长如何提高和完善自身,以其优良素质和道德修养对子女潜移默化的影响问题。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爸爸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这便是育人先育己,每位家长都应牢牢记住这一点。
孩子是爸爸精血的结晶,从生命之初,就自然承继了爸爸双方的遗传特征,无论是身形外貌还是性情禀赋,从孩子身上总能看到爸爸的影子。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爸爸更是对其影响最大、最深远的人,也是他们模仿最早、最多的形象。细心观察不难发现,孩子在许多方面都在遗传或复制爸爸的特征,就像面对一面镜子,爸爸每做出一个动作,孩子总能反射出这个动作的影像。
爸爸爱运动,孩子必定体力充沛、爱探索;爸爸性情温和,孩子必定情绪稳定、容易相处;爸爸较少挑剔,孩子必定宽容有度、不易抱怨。同样的,一个孩子性情急躁喜欢对抗,很可能是因为爸爸一方遇事缺乏耐心、不冷静;孩子自卑的背后,也一定有位自我价值感低下,不得不靠指责、批评别人获取心理补偿的爸爸或妈妈。
孩子有缺点,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当你站在镜子面前,发现自己脸上有灰,会马上用纸擦脸而不是擦镜子。但在生活中,爸爸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却很少会积极自省。大多数爸爸仍愿意扮演“教育者”的身份,把成长的“自主性”交到孩子手里,出现问题,才用批评教育的方式希望为他们指出正途。这一方面是因为逃避和推托的确比承担责任更容易,另一方面相对于自我成长,爸爸对教育孩子更感兴趣,这就阻碍了爸爸对自身问题的体察和认识。所以,当爸爸再为孩子出现的各种状况束手无策时,有必要静下心来跟自己对话: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是不是我在某些方面对他造成了影响?
谨言慎行,不如完善自我。托尔斯泰有句名言:“全部教育,或者说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归结到榜样上,归结到爸爸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爸爸谨言慎行,处处为孩子做好榜样,孩子自然会从爸爸的言传身教中受益。但如果仅仅是为了教育孩子提供一个复制的样本,而非自我要求,便又走上了歧途。孩子复制的不仅仅是爸爸的言行举止,更重要的是这些言行背后的心境、态度、思维、品格。意识层面的言行,不足以掩饰潜意识层面的实质内容,在孩子面前惺惺作态是没用的,孩子完全有能力洞察爸爸的真实想法。而做爸爸很重要的一个境界是,既能够为了教育孩子而提升和完善自己,也明白“我是谁”比要求孩子“成为谁”更重要。一位对自我要求较高的家长,真正在意的是自我完善,而非教育孩子。在很久以前,有三对年轻人,他们在同一天结婚,也在同一天向上帝祈祷:“万能的上帝呀,请赐给我们一个孩子,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请赐给他聪明、勇敢、爱心和健康。”第二年,正如这三对夫妇所求的,每一个家庭都生下了一个小宝宝。他们从此开始了快乐、麻烦、忙碌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