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情感天地

  教室的玻璃窗反射着落日的金色余辉,而你站在那光芒之中极美,我直直望去的眼睛被阳光刺痛太久,以至于你的模样深深地烙在我的眸子里。这是我对美丽一词的最初感知,也是我对你的最后印象,你不久就转学去了别的城市,我还没有来得及鼓起勇气问你日后的联系方式,你就从我的身旁消失不见了。只留下那个高高在上的天使般的烙印,还在我的眼球,以及我的心头隐隐作痛。一直一直。

  而那年,我傻傻地以为你会记得我,记得那个夏日,你一定会抽时间回来找我玩,然而不久之后,我也转学去了一个更远的城市,我含着泪没有告诉任何一个人我的去处,我赌气般的对自己说,你一定找不到我,永远找不到。就像我日后费尽心机,也未能找到关于你的任何消息一样。你我就此作别,我们的故事从此没有下文。

  现实将我一拳击倒,我丝毫没有还手之力。

  两座城池的距离,对于童年时候的你我来说,遥不可及。

  当我们离童年,渐行渐远,真的长大了的时候。我还能读懂你的眼神吗?我还有机会目不转睛地盯着你看吗?哪怕远远的。

  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们怀着自己的心愿而特别珍爱过的东西,到头来都凄惨的毁在现实的利爪之下。

  我不相信法布尔,因为不敢或者仅仅是不愿相信吧!唯一可以确信的是,你一直一直远远的站在我的眸子里,伴我长大,随我老去。

  从此以后不会再有同桌了。大学,是一个偏过头就看见陌生人的地方。每次都是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脸。一个人坐着这慢慢回忆,回忆从小到大的同桌。身边坐着个人,就觉得好安稳。他们总是能第一个察觉到我的喜怒哀乐。如今,再不会有人和我分享一包干脆面,在我上课睡觉时帮我放风,在我被老师提问不知所措时在草稿纸上写下答案然后指给我看,走上讲台替我领作业本……

  再不会有人在我不开心的时候讲笑话逗给我听,上课时一起顶风作案切切私语,在我冷的时候帮我关窗户拿衣服给我披,在我渴的时候分一半水给我喝……

  再不会有人把课本放在中间一起看,提醒我每天的作业是什么,替我检查那该死的数学卷子,在请假条上添上我的名字一起翘课……

  再不会有人在我站起来回答问题的时候故意挪开我的凳子,趁我不在的时候往凳子上洒水水然后看着我匆匆忙忙地坐下去,每天来了第一件事就是踩踩我的凳子,让我养养成了擦桌子凳子的习惯,甚至连你的一起擦……

  再也不会有人和我争抢一支铅笔一块橡皮,故意藏我的东西等我着急,把脚搭在我凳子边上系鞋带,偷偷把废纸扔到我抽屉里……

  再不会有人厚着脸皮非要抄我的作业,抱怨我总拿他的橡皮擦我的橡皮,拿着笤帚和我追打,或者自己一支笔都不带随时征用我的各种东西……

  再不会有人那样喝水还耍帅,模仿王力宏扔矿泉水瓶子,拿着笤帚和我追打,走廊上故意伸腿拌我摔倒……

  再不会有人在下雨天我狼狈不堪进教室时借给我梳子镜子,每个冬天的早晨帮我暖手,自习课听音乐时一人一只耳塞,借我一摞书挡在前面我好上课的时候补昨天的作业……

  再不会有人在上课时候和我在纸上一人一句的“笔谈”,在边上用唇语提醒答案,帮我收全班的作业本,用一只胳膊帮我压住那本总是自动合上的书的书角……

  在我心里,永远都留着那个我身边的位置。Justforyou.

  (三)一个坐板凳的故事

  我的第一届学生中有这样一位男生。我第一次看到这位学生,就觉得他身上有一种特质。虽说不准是什么特质,但总觉得他和其他同学不一样。所以,一开始我就特别关注这位学生。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却是我始料不及的。他入学军训就和教人发生冲突,打篮球又和同学闹别扭,在老师们眼中,也有点儿桀骜不驯。所以,在众人眼中,他成了一位成绩一般,特立独行,个性突出,不太合群的学生。但我却坚信,他的思想品质是好的,他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

  一天晚上,我把他叫到教室旁边的教室休息室。事先,我给他准备了一把椅子,给自己准备了一个小凳子。他进屋之后,我笑着让他坐下,他不坐,我坚持让他坐,他坐下了。坐下之后,他发现我坐的是小凳子,他坐的是椅子。于是,他又站起来非得和我换座位。我们的谈话就从这次坐座位开始了,我说:“刚才你的行为说明你非常尊重老师,这是作为一个学生很可贵的品质。你既然这么尊重老师,也应该珍惜朝夕相处的同学……”他也谈了自己的苦恼,总觉得有些同学瞧不起自己,不尊重自己,所以,他有时说话或做事比较冲动。我帮他分析了别人不尊重他的原因,我还告诉他:要想赢得别人的尊重,必须先尊重别人,并且自己要具备受人尊重的资本。

  当时,他的语文成绩一般,但字写得很漂亮。于是,我在语文课上经常表扬他的卷面整洁,字迹工整。在平常的教学和生活中,我也注意多鼓励他,有时给他给他一个赞许的眼神,有时表扬他一句等等。他也慢慢的感受到了同学和老师对他的关心和关注。随后,他变得越来越随和谦让,乐于助人,在同学中有了较高的威信,也受到了老师们的肯定。那三年他是和我谈心最多的学生,每次我都愿意做他忠实的听众,听他诉苦,听他报喜,看他落泪,看他欢笑。虽然他最后的高考成绩一般,考入了省内的一所普通大学,不过在大学阶段他刻苦学习,本科毕业后,考入了英国城市大学,攻读新闻硕士学位。毕业后,他凭借非常优异的成绩和在BBC实习的经历,被素有“全球财经媒体的先驱”“世界经济的晴雨表”之称的FinancialTimes(英国金融时报)录用。

您可能还喜欢的
最新信息
返回顶部